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民族之魂、生存之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是实现我国文化繁荣,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自90年代以来我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成为了一种趋势,这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又符合“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地理教学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中有许多优势:首先,地理学科中蕴含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其次,地理是中学阶段的必修科目,便于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因此,地理课堂是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地理教学一体化教育的良好场所。为了更好地挖掘与发扬地理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厘定入手,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理课程、地理教材、教学实践等,探讨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重点分析归纳了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在此基础上,尝试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中“民族”章节为例,设计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设计案例,并进行教学实践。最后,笔者综合初中地理教学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中的途径与方法,旨在为地理教师进行中华传统文化与地理教学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与策略。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地理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拓展地理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地理素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2)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蕴含大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经典素材。(3)通过“民族”章节教学案例设计与教学实践表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中,有助于潜移默化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拓展地理教学资源。综合上述研究笔者提出了地理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1)提升地理教师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素养;(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地理教学的不同教学环节;(3)注重地理教材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4)利用乡土地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