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小波的虹膜特征提取和识别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小波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分支—多小波,因为能拥有单小波不能同时拥有的实的对称、正交、紧支、和高阶消失矩等特性,而成为了1996年以后一个非常活跃的小波研究领域。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多小波的基本原理和性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由Charles A. Micchelli、Yuesheng Xu建立的具有自仿射特性的区间双正交多小波理论,讨论了其滤波器的推导,根据其滤波器的一般推导方法,推导出了一组双正交的多小波滤波器。该类滤波器具有最短的支集长度,在形成变换滤波矩阵H时,没有支集重叠部分,在作多小波分解后能精确重构,无边界失真效应,在应用时避免了边界延拓。用这种多小波对图像进行处理,较好地描述了图像的局部特征信息。虹膜拥有丰富的纹理特征、外层有角膜的保护、一旦在早期形成便终生不变等生理特点。因此,用它作生物特征识别时具有唯一性、可靠性、不可伪造性、不可侵犯性、稳定性等优点,从而使虹膜识别技术成为了生物识别技术中较有代表性和商业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本论文在简要介绍了虹膜识别系统的组成、原理及虹膜图像的预处理技术后,重点对两种虹膜纹理的特征提取、编码和匹配算法进行了研究。其一:在探讨了2D-Garbor滤波器的特性后,用它对虹膜纹理特征进行了提取,并用Hamming距离识别。其二:用具有自仿映射特性的区间双正交多小波滤波器提取了虹膜的特征,采用局部和全局特征相结合的纹理分析方法进行识别。虹膜图像经过多小波滤波器后,对低频部分多小波变换系数进行局部的粗量化二值编码,然后用Hamming距离进行识别。对因为睫毛、眼睑、虹膜变形等影响而不能有效识别的虹膜图像,再对多小波变换系数提取均值和方差作为全局特征,用方差倒数加权欧氏距离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提取的特征效果好,能够快速而可靠地对虹膜进行识别。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工左手介质的实现,超常媒质方面的研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超常媒质中引入电调谐材料,可以克服超常媒质频带窄的缺点,使超常媒质具有可重构特性。在电调谐方式选择上,液晶调谐具有工作频率高、调谐率高、性能稳定等优点,在微波、毫米波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从电调谐方法出发,重点研究了液晶电调谐方式。应用公式法建立了液晶的压控偏转特性模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分析,提出并设计了一种迭代计算饱和偏压
微执行器作为微机械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可用于提供微机械系统所需动力,也可成为微机械系统的操作和执行单元。其中,静电微执行器是微执行器最常见、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在微器件尺寸下,阻尼效应非常明显,器件尺寸越小,阻尼效应越大,这个特点严重影响了微器件的工作效率。当然我们可以设计真空封装工艺,但由于微器件应用广泛,在很多环境下直接与外界相互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穿孔板的设计概念。穿孔板可以有效地减小阻尼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迅速发展,集成稳压器的发展也随之加快。由于集成稳压器可简化电源电路,提高产品性能,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伴随着半导体终端产品朝着轻便小巧、数字化和多功能的趋势发展,集成稳压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论文的设计工作来源于×××单位委托的科研项目“电源管理类集成电路关键技术理论研究与设计”,文中详细介绍了双极(Bipolar)工艺降压型开关稳压器芯片XDC1513的设计过程,包
在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南极磷虾产业中,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上的捕捞加工生产是其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南极磷虾的生物特性,船载捕捞加工线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进而影响后端
目前对CDMA2000终端射频前端电路的分析和研究的文章很少,特别是有关整机指标的测试方法、芯片连接以及外围电路搭建等问题仍然是射频工程师所研究的难点。针对以上的问题,本课
现代无线通信存在着体制繁多,电台难以互通的问题。传统的无线电接收机硬件依赖性强、信号适应能力差;软件无线电的出现导致了接收机技术的革新,其基本的思想是在同一硬件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