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发展速度与均衡度研究——基于南京现代化进程实证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369426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为“十二五”规划的过渡时期,总结“十一五”的成绩,展望“十二五”美好未来。苏南地区即将打造全国现代化的功能示范区,而南京是苏南地区现代化示范区中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具有核心地位。在青奥会即将来临之际,南京市全力推进现代化建设,争取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  本文在此背景下,运用二次现代化理论,试图通过构建南京市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对南京市2001-2010年现代化进程作详细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了解各时期各领域现代化的变化过程及趋势。  文章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思路、内容及方法等基本情况,接下来对现代化相关概念和研究等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分析,提出本文研究问题;其次对南京市历史上出现的现代化建设及当前现代化状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初步掌握南京市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第三,结合江苏省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构建南京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为接下来对南京市现代化进程研究做准备;第四,利用南京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对2001-2010年南京市各领域及综合现代化水平进行纵向比较,并分析各领域现代化之间的影响关系;第五,将南京与苏州、无锡、杭州三个地区2001-2010年观代化进程作横向比较,分析各领域各指标变化情况,得出南京现代化进程中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总结本文研究结论,提出南京市率先基本现代化的路径和政策建议,并分析本文研究的贡献和不足。上述六个步骤即为本文的六个章节。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和纵向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四个结论:(1)南京综合现代化水平平稳增长,但低于苏州和杭州;(2)南京文化、生态、科教领域现代化水平既领先于自身其他领域,也领先于其他地区;(3)南京社会现代化发展最快,生态现代化发展最慢,经济、民生现代化发展越来越慢;(4)南京经济、社会、文化现代化基础领域发展差异大于生态、科教、民生现代化时代特色领域,且经济现代化对时代特色领域存在明显的带动作用,生态现代化对现代化基础领域存在明显的反作用。
其他文献
在近现代史上由于生活在内蒙古土默特地区的蒙古族与迁入当地的汉族移民在长期混杂居住的大前提下,两个民族各自的文化特质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生活在内蒙古土默特地区
学位
“摆酒”是传统乡村社会十分普遍的现象,尽管在各地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其社会功能大同小异,即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习俗,“摆酒”具有明显的社会团结与整合功能。但是随着社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