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摆酒”是传统乡村社会十分普遍的现象,尽管在各地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其社会功能大同小异,即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习俗,“摆酒”具有明显的社会团结与整合功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摆酒”的传统意义逐渐发生变化,更多地具有了功利性,成为人们进行人情面子竞争、攀比、炫富或敛财的工具。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面,从生活世界出发,以话语分析的方式对“摆酒”这一传统习俗的发展变迁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作为情感的媒介,“摆酒”这一传统习俗在传统乡村生活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人们进行情感性表达的重要工具和载体,能起着情感维系纽带和群体归属等的作用,同时也具有经济互助的功能;
其次,作为功利性表达工具,“摆酒”逐渐沦为人们进行“人情”、“面子”竞争、攀比甚至炫富敛财的表达工具,具体表现为为摆酒内容的变化、“送礼”金额的急剧膨胀、“摆酒”思想观的功利性转化;
第三,“摆酒”意义变迁的动力机制与行为机制与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传统乡土社会逐渐解体以及这一过程中行动者的“集体性惯习”紧密相连;
第四,在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传统乡土社会逐渐解体过程中,“人情”、“面子”经历过度社会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情感性作用的主导地位逐渐为工具性作用取代,而这正是“摆酒”现象发生变迁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