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国诗歌自进入高中语文教材以来,对它的教学研究就一直持续不断,但大部分的教学研究都是建立在原著的基础之上的,这些研究都属于外语学科的范畴。在中文学科的研究方面,专门针对外国诗歌的研究其实并不多,很多研究是建立在中英文诗歌比较的基础之上的,关注得更多的是中国诗歌。当然,对外文诗歌中文译本的研究也有,但基本上都是对单篇诗歌的内容分析,而对整个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教学方法的探讨很多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从具体的教学实践出发,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角度和操作方法,以达到更好地解读文本的目的,这方面教学实践的研究少之又少。针对这种情况,本论文对当下高中语文外国诗歌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基本考察,并对高中语文外国诗歌的教学方法作了必要的探索。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采取了调查法、比较法、理论演绎法、实践论证法等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希望通过这种具体地探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品味不同美妙的语言,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文化品位和人文修养。本论文有以下两个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对高中语文外国诗歌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考察。通过对教材选篇分析、学生情况调查、教师素质考察三个方面来了解外国诗歌的教学困境。通过对外国诗歌教材选篇分析,明确了外国诗歌在教材中地位低下的现象。从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高中生是有一定的阅读兴趣,但是缺乏对外国诗歌作品研读的具体方法的必要指导。而在对教师的素质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专业水平缺乏,也影响到外国诗歌教学的有效开展。第二部分对高中语文外国诗歌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具体探索。这一部分根据诗歌教学的基本规律,按照学生阅读诗歌认知的顺序:诵读——创境——品味——解读——创作,进行了五种具体教学方法的阐释,它们分别是:诵读整体感知法、创设情境法、品味鉴赏法、多元文化解读法和读写结合法。在阐释这些具体教学方法的同时,结合教材中的外国诗歌作品,又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了更深一层次的课堂具体操作实践的分析,希望这些具体细致的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能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定式,促进外国诗歌课堂教学的发展,激发学生对外国诗歌的兴趣。结语部分从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入手,阐释了教学方法的实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转变教师传统教学的观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这些方法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收获。最后针对新的一轮教材对外国文学开始重视的情况,对外国诗歌教学的明天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