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邢台县是中国苹果优生区,但当前生产中存在较多问题。农民传统管理模式下盲目的水肥投入,不仅导致了养分的流失和环境的恶化,而且还抑制了果实产量的提高,阻遏了果实品质的提升。因此,如何在改善苹果品质和提高产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肥料投入,成为苹果生产的关键问题。 本试验通过调查研究邢台县苹果主产区有机肥与化肥投入及土壤养分状况,明确了当地果园养分投入特点及土壤养分供应情况;通过对当地井水样品的采集与检测,初步明晰了苹果产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利用通径分析的方法,探索了土壤中各养分含量状况与苹果品质之间的相关性,最终提炼出适合当地的果园优化水肥管理方式,并选取了典型果园进行试验。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 (1)邢台县苹果园养分投入以无机肥为主,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施用有机肥比例仅为27.4%,种类以商品有机肥和鸡粪为主,占施用量的81.8%,不同地形条件下有机肥投入比例顺序为丘陵>平原>山地地区;无机肥投入以三元复合肥为主,不同区域施用率均达到100%;二元复合肥以硝酸磷肥和磷酸二铵为主,氮、磷、钾养分投入量分别是有机肥投入量的6.1、5.0和8.6倍,养分投入量以山地最高,平原、丘陵次之;通过Boundary line分析表明,苹果高产前提下氮磷钾施肥量分别2.29kg/hm2、1.22kg/hm2、2.29kg/hm2。 (2)邢台县苹果主产区井水中硝态氮含量在1.77-46.39mg·L-1之间,平均为14.05mg·L-1,其中52.94%的井水硝态氮含量超标,严重超标占23.53%,良好率(NO3--N<5mg·L-1)仅23.53%。 (3)邢台县苹果主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0-30cm和30-60cm土层含量分别为12.97g/kg和6.96g/kg;氮磷钾大量元素含量在0-30cm和30-60cm土层含量分别72.64mg/kg、41.77mg/kg、254.94mg/kg和73.92mg/kg、25.08mg/kg、139.19mg/kg,表层土壤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87.45%、117.72%和84.27%;微量元素中有效铁、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较丰富,有效锰含量较低。总体来看,邢台县苹果园土壤养分含量水平较高。 (4)邢台县苹果果形指数和果实硬度在中等及以上为80.40%和60.78%;单果重处于较低等级水平,在中等级及以上仅占17.65%;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vc含量达到中等及以上者分别为92.15%、100.00%、92.16%,内在品质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果实品质与土壤有效铜、pH、有效锰、有效锌和有机质密切相关。 (5)推荐水肥管理显著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氮、磷、钾偏生产力分别为125.63kg/kg、245.27kg/kg和183.96kg/kg,较农民传统分别提高123.38%,147.77%,155.54%;同时降低了果园投入,增加了果农收入,推荐水肥处理肥料投入成本降低1785元/hm2,节本增效达45326.2元/hm2。 综上所述,邢台县山地丘陵区苹果水肥管理技术能够提高邢台县苹果产量,改善苹果品质,提高农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