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法规和环境技术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入本国或本地区市场进行限制的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不仅表现形式繁多,而且还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技术性强、隐蔽性好、涉及面广等特点,是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作用逐渐减弱后兴起的一种新型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是针对环境和人类健康而制定的,农业作为与环境和人类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尤为明显。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的经济和技术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是在情理之中的。绿色贸易壁垒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由来已久。随着我国加入WTO,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更为严峻: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范围越来越大,面对的检测项目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苛刻;对我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越来越高,农产品出口的总量下降,农业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探究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除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保护的因素外,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业经济技术水平的落后。因此,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找到有效的途径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技术水平。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桥梁和纽带。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是:第一,解决了我国农业小生产和国际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第二,实现了专业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第三,拓展了传统的产业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第四,健全了农产品外贸流通体制,解决了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之间的矛盾;第五,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提高了农民的素质;第六,健全了农业标准体系的建设,促使农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我国农村大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符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规律,是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增强我国农业及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