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应用OCT、OCTA及RETevalTM评估阿尔茨海默病(AD)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是否存在视网膜厚度和血流及功能变化,这些变化与其认知程度是否具有相关性。[方 法]观察性横断面研究。入组2020年7月到2021年4月期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0例(30只眼),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0例(40只眼)。正常对照组为眼科招募的性别和年龄与认知障碍组匹配的正常志愿者40例(40只眼)。对于每个入组者,首先选择右眼进行分析,如果右眼包含视网膜病变或检查图像质量不合格,则使用左眼代替。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详细病史采集和非接触式眼压(NCT)、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测量视盘各象限的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参数(黄斑容积和黄斑厚度)由OCT完成。通过OCTA检查获得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丛(SCP)血管密度(VD),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及视盘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RPC)血管密度等。明适应负向波(PhNR)闪烁视网膜电图(ERG)的采集由一台无创、全视野闪烁ERG设备(RETevalTM)完成。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估这些变化与其认知程度是否存在相关性。[结 果](1)正常对照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阿尔茨海默病组视盘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及比较:AD组与MCI组的视盘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变薄(P<0.01,P<0.01),MCI组与A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与AD组在视盘上方象限的神经纤维层厚度较正常对照组有变薄(P<0.05,P<0.05),MCI组、AD组在视盘下方象限的神经纤维层厚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变薄(P<0.01,P<0.01),MCI组与AD组的视盘上下象限神经纤维层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侧和颞侧象限神经纤维层厚度比较,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对照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阿尔茨海默病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及比较:三组进行黄斑平均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黄斑中心厚度较正常对照组有变薄(P<0.05),MCI组与正常对照组、A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AD组的黄斑容积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小(P<0.01,P<0.01),AD组黄斑容积较MCI组明显减少(P<0.05);MCI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黄斑区内环各象限(上方、下方、鼻侧、颞侧)的网膜厚度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变薄(P<0.05,P<0.01,P<0.05,P<0.05),A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内环颞侧和下侧网膜厚度有统计学意义的变薄(P<0.01,P<0.05),MCI组与AD组在黄斑区内环各象限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黄斑区外环颞侧、上侧的网膜厚度有统计学意义的变薄(P<0.01,P<0.01),AD组在外环颞侧网膜厚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变薄(P<0.01),MCI组与AD组在黄斑区外环各象限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AD组的GCL-IPL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变薄(P<0.01,P<0.01),MCI组与A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正常对照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阿尔茨海默病组黄斑区SVD变化及比较:AD组的黄斑浅层整体血管密度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MCI组与正常对照组、AD组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的中心凹血管密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MCI组、AD组的中心凹旁血管密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减小(P<0.05,P<0.01),MCI组与AD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D组在中心凹旁上、鼻、颞侧象限的血管密度均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P<0.01),MCI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鼻侧和颞侧的血管密度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P<0.05),AD组在上侧血管密度明显比MCI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象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4)正常对照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阿尔茨海默病组视盘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RPC)血管密度变化及比较:MCI组、A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RPC整体血管密度上有统计学意义的减小(P<0.01,P<0.01),MCI组与AD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CI组、A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RPC盘周及下侧血流密度上有统计学意义的减小(P<0.01,P<0.01),MCI组与AD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D组的RPC上侧血流密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减小(P<0.01),MCI组与正常对照组、AD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在RPC盘内、鼻侧及颞侧血流密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正常对照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阿尔茨海默病组全视野闪烁ERG结果参数变化及比较:对三组研究对象的ERG结果参数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小值时PhNR振幅和72ms时的PhNR振幅结果显示NORMAL组>MCI组>A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MMSE评分与下方神经纤维层厚度及黄斑中心厚度、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视网膜厚度、黄斑容积呈正相关,与黄斑区和盘周血管密度呈正相关。[结 论]1.MCI和AD患者可发生黄斑区及视盘区域视网膜厚度变薄、血流密度降低的退行性视网膜病变,MCI和AD患者神经纤维层变薄首先出现在视乳头周围的上、下象限;2.随着认知功能程度的降低,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视网膜厚度、黄斑容积及视网膜血管密度也逐渐减少;3.黄斑容积及上下方神经纤维层厚度或可作为用于筛选MCI和AD患者的生物标志物;4.无创而高效的OCT、0CTA技术可为AD的早期发现、诊断、随访、评估疗效提供参考价值;或可为MCI向AD的转变提供预测转化的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