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视网膜结构与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l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应用OCT、OCTA及RETevalTM评估阿尔茨海默病(AD)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是否存在视网膜厚度和血流及功能变化,这些变化与其认知程度是否具有相关性。[方 法]观察性横断面研究。入组2020年7月到2021年4月期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0例(30只眼),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0例(40只眼)。正常对照组为眼科招募的性别和年龄与认知障碍组匹配的正常志愿者40例(40只眼)。对于每个入组者,首先选择右眼进行分析,如果右眼包含视网膜病变或检查图像质量不合格,则使用左眼代替。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详细病史采集和非接触式眼压(NCT)、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测量视盘各象限的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参数(黄斑容积和黄斑厚度)由OCT完成。通过OCTA检查获得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丛(SCP)血管密度(VD),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及视盘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RPC)血管密度等。明适应负向波(PhNR)闪烁视网膜电图(ERG)的采集由一台无创、全视野闪烁ERG设备(RETevalTM)完成。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估这些变化与其认知程度是否存在相关性。[结 果](1)正常对照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阿尔茨海默病组视盘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及比较:AD组与MCI组的视盘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变薄(P<0.01,P<0.01),MCI组与A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与AD组在视盘上方象限的神经纤维层厚度较正常对照组有变薄(P<0.05,P<0.05),MCI组、AD组在视盘下方象限的神经纤维层厚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变薄(P<0.01,P<0.01),MCI组与AD组的视盘上下象限神经纤维层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侧和颞侧象限神经纤维层厚度比较,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对照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阿尔茨海默病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及比较:三组进行黄斑平均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黄斑中心厚度较正常对照组有变薄(P<0.05),MCI组与正常对照组、A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AD组的黄斑容积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小(P<0.01,P<0.01),AD组黄斑容积较MCI组明显减少(P<0.05);MCI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黄斑区内环各象限(上方、下方、鼻侧、颞侧)的网膜厚度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变薄(P<0.05,P<0.01,P<0.05,P<0.05),A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内环颞侧和下侧网膜厚度有统计学意义的变薄(P<0.01,P<0.05),MCI组与AD组在黄斑区内环各象限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黄斑区外环颞侧、上侧的网膜厚度有统计学意义的变薄(P<0.01,P<0.01),AD组在外环颞侧网膜厚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变薄(P<0.01),MCI组与AD组在黄斑区外环各象限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AD组的GCL-IPL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变薄(P<0.01,P<0.01),MCI组与A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正常对照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阿尔茨海默病组黄斑区SVD变化及比较:AD组的黄斑浅层整体血管密度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MCI组与正常对照组、AD组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的中心凹血管密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MCI组、AD组的中心凹旁血管密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减小(P<0.05,P<0.01),MCI组与AD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D组在中心凹旁上、鼻、颞侧象限的血管密度均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P<0.01),MCI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鼻侧和颞侧的血管密度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P<0.05),AD组在上侧血管密度明显比MCI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象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4)正常对照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阿尔茨海默病组视盘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RPC)血管密度变化及比较:MCI组、A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RPC整体血管密度上有统计学意义的减小(P<0.01,P<0.01),MCI组与AD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CI组、A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RPC盘周及下侧血流密度上有统计学意义的减小(P<0.01,P<0.01),MCI组与AD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D组的RPC上侧血流密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减小(P<0.01),MCI组与正常对照组、AD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在RPC盘内、鼻侧及颞侧血流密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正常对照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阿尔茨海默病组全视野闪烁ERG结果参数变化及比较:对三组研究对象的ERG结果参数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小值时PhNR振幅和72ms时的PhNR振幅结果显示NORMAL组>MCI组>A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MMSE评分与下方神经纤维层厚度及黄斑中心厚度、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视网膜厚度、黄斑容积呈正相关,与黄斑区和盘周血管密度呈正相关。[结 论]1.MCI和AD患者可发生黄斑区及视盘区域视网膜厚度变薄、血流密度降低的退行性视网膜病变,MCI和AD患者神经纤维层变薄首先出现在视乳头周围的上、下象限;2.随着认知功能程度的降低,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视网膜厚度、黄斑容积及视网膜血管密度也逐渐减少;3.黄斑容积及上下方神经纤维层厚度或可作为用于筛选MCI和AD患者的生物标志物;4.无创而高效的OCT、0CTA技术可为AD的早期发现、诊断、随访、评估疗效提供参考价值;或可为MCI向AD的转变提供预测转化的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 的]本文主要通过运用Meta分析探讨肝内胆管结石进展为肝内胆管癌的可靠危险因素,为肝内胆管结石进展为肝内胆管癌的高危人群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方 法]检索截止至 2020 年 12 月已发表在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肝内胆管结石进展肝内胆管癌危险因素
[目的]研究比较左乳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加量IMRT与TOMO固定野照射(TomoDirect)两种放疗技术的在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选择放疗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疗中心确诊的左乳癌保乳术后瘤床有银夹标记的患者2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病灶所在象限位置,具体病理类型,TNM分期等。根据统一的勾画
[目 的](1)探讨胃癌患者行开腹或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为胃癌术后监测提供理论依据;(2)探讨外周血T细胞及细胞因子对胃癌D2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方 法]收集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9月3日期间于胃镜下取材并经病理诊断及影像学检查明确为胃癌后在云南省肿瘤医院腹部外科行经开腹或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术后再次病理诊断并进行病理分期为胃癌的患者136例。回顾性分
[目 的]加强对不同时期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这类疾病的认识。[方 法]1、通过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不同时期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排外诊断不明确者,共收集4例。2、通过系统文献检索方法,检索 Science direct、Pub-Med、CNKI、CBM、Wangfang、百度学术、Google学术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自数据库建立时间至2020年1月
[目 的]对照研究开放手术及微创PAI手术治疗MAC-Ⅰ型髋臼转移瘤的治疗效果,为MAC-Ⅰ型骸臼转移瘤患者的外科治疗提供参考。[方 法]收集2009年01月至2020年0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经皮髋臼成形术联合1251粒子植入(Percutaneous Acetabuloplasty And Interstitial Implantation Of 125I Seeds,PAI)与刮
[目 的]1.分析十二指肠癌患者发生、发展、转移时的临床特点及相关预后因素。2.分析十二指肠癌患者病理组织中HER2、Ki-67、MSI表达与预后相关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云南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十二指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血液学指标、病理学指标及生存指标。使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Medca
[目 的]本研究采用上颌骨性扩弓器(Maxillary Skeletal Expander,MSE)矫治生长发育高峰期后上颌横向发育不足(Maxillary Transverse Deficiency)患者,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治疗前后患者颊侧上颌宽度,上颌基骨宽度,第一磨牙腭尖宽度,腭中缝扩大量,MSE扩弓器扩大量,第一磨牙倾
[目 的]肝细胞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起病隐匿、治疗困难、复发率高、预后差等特点,每年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上升趋势,大量基因组测序也揭示了肝癌有着巨大异质性,从而导致了在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寻找出更多早期诊断以及治疗的分子靶标,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献报道TKs4在其他肿瘤中广泛表达,且与癌症的进程有关,但TKs4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甚少,TKs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药物联合25G经睫状体扁平部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PPV)治疗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伴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AZ)、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以及黄斑区不同层次血流密度(VD)变化情况,探究抗-VEGF药物联合PPV术治疗PDR-DME患者
[目的]探索UVA、UVB及蓝光诱导云南地区Ⅲ-Ⅳ型正常女性皮肤出现红斑反应及色素沉着的差异性,以期为日光防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云南地区Ⅲ-Ⅳ型正常女性受试者32例,采用研究者全球评分量表(Investigator’s Global Assessment Scale,IGAS)对受试者不同光源不同剂量照射部位及未照射部位进行红斑及色素沉着评分,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a*值、L*值,并计算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