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喹酮抗血吸虫的药物靶点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nvllnv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吡喹酮用于治疗血吸虫病长达30余年,迄今其杀虫机制未阐明。根据现有研究结果,Greenberg学者提出“血吸虫钙通道-吡喹酮药物靶点”假说,推测细胞内Ca2+内稳态的变化将是导致血吸虫死亡的最终原因,此假说已成为目前学者探索吡喹酮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课题拟围绕“钙通道-吡喹酮药物靶点”这一假说,应用L型与T型钙通道阻滞剂、细胞肌动蛋白微丝功能特异性抑制剂、PKC抑制剂和激活剂等,从不同途径探讨吡喹酮药物作用机制,深入阐明“吡喹酮是单一药物靶点?还是多药物靶点作用于钙通道调控细胞内Ca2+内稳态发挥抗血吸虫生物学效应?”这一科学问题。方法1.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外培养,实验观察L型与T型钙通道阻滞剂对吡喹酮抗虫活性的拮抗作用,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的虫体超微结构变化。2.体外实验观察应用细胞肌松素-D(CyD)及鬼笔环肽特异性抑制细胞肌动蛋白微丝的功能对吡喹酮抗血吸虫活性的拮抗作用,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的虫体超微结构变化。3.体外实验观察PKC抑制/激活剂对吡喹酮抗日本血吸虫活性的影响。4.PKC抑制剂金丝桃素体内外抗日本血吸虫作用的实验观察。结果1.二氢吡啶类的L型钙通道阻滞剂尼群地平与尼非地平对吡喹酮抗日本血吸虫有部分(大约50%)拮抗效应,拮抗组虫体皮层超微结构损伤轻微。2.CyD可完全拮抗吡喹酮体外的抗日本血吸虫作用,拮抗组虫体皮层超微结构无明显损伤。3.PKC抑制剂金丝桃素在体外对日本血吸虫具有显著的杀伤效应,在体内也具有一定的抗虫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证明了“血吸虫钙通道-吡喹酮药物靶点”这一假说。1.二氢吡啶类的L型钙通道阻滞剂与血吸虫电压门控钙通道(VGCCs)的结合位点和PZQ作用虫体的药物靶点可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2.CyD对肌动蛋白微丝结构的破坏可能干扰了血吸虫细胞骨架接受PZQ药物靶点刺激后的信号传递,此信号传递并非完全通过钙通道,可能存在其他途径。3.PZQ对虫体皮层的损伤效应并非药物直接作用导致,可能与PZQ作用虫体后诱导细胞Ca2+内流导致虫体痉挛性麻痹后的继发效应有关。4.金丝桃素具有抗血吸虫作用的潜在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军事院校作为培养部队未来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的摇篮和基地,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军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工作,从而为其制定效能性的心
蛹虫草又名北冬虫夏草,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目麦角菌科虫草属,与冬虫夏草同属异种,因其虫草素含量明显高于冬虫夏草,且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力作用,因此有研究认为可作为冬
表格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形式多样,用途广泛。随着无纸化办公的普及,一套高准确率、高效率和健壮的表格识别系统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产生巨
依据氢、氧同位素地质学方法及其分布规律性 ,可将四川盆地广泛分布的卤水划分出四种类型 :大气水渗入淋滤型、海相沉积型、海相沉积与大气降水叠加型、海相沉积与岩浆水叠加
针对单一颜色特征和目标间遮挡导致跟踪性能差的缺陷,提出一种联合多特征直方图和Mean Shift算法相结合的行人跟踪方法。将目标颜色和边缘特征使用直方图模型进行描述,利用运
目的:分析改良成形环植入方法后的三尖瓣成形术治疗继发性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我们对左心瓣膜手术合并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在左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成熟,器官移植已成为某些终末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1998年8月~2002年5月我院成功完成亲体部分肝移植14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22例,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血流显
不同的社会文化规定着该社会男女儿童的性别化过程,创造着不同的两性行为;而幼儿阶段是儿童性别化发展的关键期,研究此阶段儿童性别行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探讨人一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