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肝癌相关性研究目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肥胖会增加肝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而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有密切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脂联素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肝癌的关系还未见有研究。因此,我们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对脂联素基因多态性和肝癌发生危险性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我们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检测了131例肝癌病人和131例非癌症对照组中脂联素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66729, rs822395,rs822396,rs2241766和rs1501299),并用Logistic回归对每一个多态性位点进行肝癌危险性分析。结果:在五个被检测的SNPs位点中,rs1501299与肝癌发生的危险性密切相关。在rs1501299中,GG基因型和GT基因型相对于TT基因型可以明显提高罹患肝癌的风险(GT:未调整OR=2.66,95%CI=1.09-6.49,P=0.028:GG:未调整OR=4.22,95%CI=1.76.10.11,P=0.001);G等位基因的携带者罹患肝癌风险是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三倍多(未调整OR=3.45,95%CI=1.49.8.00,P=0.003);在经过年龄、性别及血清anti-HBc状态调整后,GG基因型和GT基因型相对于TT基因型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53(95%CI=1.84.11.16,P=0.001)和3.13(95%CI=1.23.8.01,P=0.017).然而,其余4个检测的脂联素SNP位点均与罹患HCC的风险无关。结论:脂联素基因rs1501299多态性位点与肝癌发生具有相关性,G等位基因携带者较T等位基因携带者肝癌危险性增高。第二部分 瘦素对人胰腺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目的:肥胖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瘦素是一种重要的脂肪细胞因子,且肥胖患者中瘦素水平相对较高,提示了瘦素与胰腺癌发生具有相关性。研究显示,瘦素与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目前瘦素对胰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机制并不清楚。因而本研究旨在探讨瘦素对人胰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及相应机制。方法:我们通过逆转录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不同的人胰腺癌细胞系AsPC-1、PANC-1、BxPC-3及CFPAC-1中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情况,并采用CCK-8、细胞划痕实验和细胞侵袭实验分别观察了瘦素(100ng/ml)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及浸润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瘦素(100ng/ml)处理PANC-1后其STAT3磷酸化水平的改变以及MMP13蛋白表达的改变。采用特异性抑制剂AG490 (10ηM)抑制STAT3后检测其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采用酶谱分析法检测MMP13的活性。构建V152-Leptin重组质粒并感染PANC-1获得瘦素过表达的PANC-1-Leptin细胞,嘌呤霉素(1μg/ml)进行细胞筛选。构建重组慢病毒Lv-MMP13,感染PANC-1获得MMP13过表达的PANC-1-MMP13细胞,western blot鉴定MMP13的表达并且检测该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改变。结果:在检测的4株人胰腺癌细胞系AsPC-1、PANC-1、BxPC-3及CFPAC-1中均有功能性瘦素受体的表达。瘦素处理对人胰腺癌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但是可以显著促进人胰腺癌细胞系AsPC-1、PANC-1的迁移(分别为1.9倍,P=0.01;2.5倍,P<0.001)和侵袭(分别为1.6倍,P=0.019;1.7倍,P=0.007)。进一步研究显示,瘦素能显著提高细胞STAT3磷酸化水平,并可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的表达和分泌,但是对MMP2、7和9的表达没有影响。抑制STAT3可显著降低MMP13的表达以及细胞迁移和侵袭。在人胰腺癌细胞中高表达瘦素可以模拟外源性瘦素的作用,然而高表达MMP13则只能促进人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而对迁移无明显作用。结论:瘦素能通过JAK2/STAT3信号传导途径,明显促进人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MMP13在瘦素促进人胰腺癌细胞侵袭中的关键效应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