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不同水分胁迫对酿酒葡萄花色苷的影响,本研究以3a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验材料,根据叶片黎明前水势(Ψb)设置了三个梯度的胁迫处理:轻度水分胁迫(T1)、中度水分胁迫(T2)和重度水分胁迫(T3),以无胁迫处理为对照(CK),在葡萄成熟过程中,测定了果实品质的相关指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葡萄果皮的花色苷含量,并且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葡萄果皮中花色苷合成的相关基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水分胁迫均使得葡萄的百粒重下降,水分胁迫程度越深,葡萄百粒重越低。(2)适当水分胁迫可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其中轻度水分胁迫(T1)效果最佳,与CK相比,溶性固形物增加了 10.34%,可溶性总糖增加了 14.95%,还原糖增加了 5.96%,有机酸降低了 5.01%,单宁增加了 27.48%,总酚增加了 35.21%,而总花色苷则增加了 11.2%。中度水分胁迫(T2)处理除了降低了总酚的含量,对葡萄果实的品质也有促进作用,而重度水分胁迫(T3)可明显降低果实品质。(3)水分胁迫对 Dp-3-O-glu、Cy-3-O-glu、Pt-3-O-glu、Pn-3-O-glu 和 Mv-3-O-glu 五种花色音有一定影响,轻度(T1)与中度(T2)水分胁迫处理会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五种花色苷的含量,重度胁迫(T3)处理会减少其含量。轻度水分胁迫(T1)处理花色苷含量极显著的高于对照处理(CK),其中Dp-3-O-glu含量增加了 38.81%,Cy-3-O-glu含量增加了85.89%,Pt-3-O-glu 含量增加了 59.79%,Pn-3-O-glu 含量增加了 42.03%,Mv-3-O-glu 含量则增加了 71.85%。(4)适当水分胁迫上调花色苷合成相关结构基因PAL、CHS1、DFR、F3’H、F3’5’H、UFGT和调节基因MybA1的表达(整个或部分采样期)。PAL与DFR在整个果实成熟期在不同水分胁迫处理下表达量基本都会增加,轻度水分胁迫处理(T1)对PAL的上调表达最为显著。水分胁迫对F3’H、F3’5’H的上调表达主要是转色到花后90d这个时期,轻度水分胁迫处理(T1)效果较好。轻度(T1)与中度(T2)水分胁迫处理下UFGT与MybA1的表达在转色后到成熟的整个时期都会上调。而水分胁迫对CHS1的上调表达主要是在果实成熟的中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