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为唇形科(Labiatae)紫苏属(Perilla)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丰富。紫苏籽,又称苏子,是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为中国药典所收载,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等功效。本文以紫苏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质量分级标准、品质特性,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以及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紫苏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通过净度分析、真实性鉴定、健康检验、重量测定、水分测定、生活力测定、发芽率测定等研究,制定了紫苏种子检验规程;通过对国内50份不同产地的紫苏种子的净度、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以及发芽率检测和K-聚类分析,将紫苏种子划分为3个等级:1级种子的发芽率≥84.94%,净度≥92.44%,千粒重≤1.87g,含水量≤8%;2级种子发芽率56.44~84.94%,净度92.35~92.44%,千粒重1.87~2.06g,含水量≤8%;3级种子发芽率29.50~56.44%,净度90.95~92.35%,千粒重2.06~3.05g,含水水量≤8%。2紫苏种子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研究对不同产地5个紫苏变种种子的品质性状、含油率以及脂肪酸组成等开展的比较研究表明,5个变种种子的形状、颜色、纹理结构基本无差异,但粒径大小、含水量、千粒重、含油率有极显著差异。白苏变种种子平均粒径较大,野生紫苏变种和回回苏变种籽粒较小;千粒重、含水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白苏>耳齿紫苏>紫苏>野生紫苏>回回苏;种子的含油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耳齿紫苏、紫苏、野生紫苏、回回苏、白苏。5个紫苏变种种子油中主要脂肪酸均为α-亚麻酸、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等9种组分,但不同产地紫苏种子中各种脂肪酸的含量及比例不同,其中α-亚麻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耳齿紫苏、紫苏、回回苏、野生紫苏、白苏;以上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变种紫苏种子品质性状、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云南文山耳齿紫苏种子品质最优,推测紫苏种子品质性状,含油率以及脂肪酸组成等受海拔、纬度和年平均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3紫苏饼乙醇和水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对紫苏种子榨油后的残渣(紫苏饼)依次进行了石油醚脱脂、乙醇提取和水提取。其中乙醇和水提取物得率分别为6.15%和8.20%;醇提物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3.01mg/g和30.41mg/g,主要单体成分为咖啡酸、迷迭香酸和木犀草素等酚酸成分;水提物中多糖成分含量为38.58%。紫苏饼醇提物和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均有清除作用,且具良好的量效关系;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OH和O2的清除ECso值分别为113.264、266.693和1411.183μg/mL,水提取物的ECso值分别为349.694、1076.04和1154.615μg/mL,表明紫苏饼醇提物比水提物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进一步研究表明,紫苏饼乙醇提取物添加于紫苏油中能有效降低紫苏油的脂质氧化水平,提高氧化稳定性,在添加量为0.06%时,其抗氧化活性与BHT(0.02%)相当。4紫苏饼乙醇提取物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炎症模型考察了紫苏饼乙醇提取物的抗炎活性,发现其醇提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显著的量效关系,表明醇提物具有明确的抗炎作用;同时发现,醇提物可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诱发的小鼠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6和TNF-α含量的增加,降低炎症渗出液中PGE2和MDA的含量,提高小鼠血清中SOD的活力,推测紫苏饼醇提物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COX-2活性及体内氧化损伤而实现的。5紫苏饼乙醇提取物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研究小鼠急性毒性实验中,24小时内给予小鼠20g/Kg.BW剂量的紫苏饼乙醇提取物,7d内未发现实验小鼠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和死亡病例,表明醇提物的LD5o远大于20g/Kg.BW,属于实际无毒级。Ames实验中,不同剂量受试物(醇提物)在加S9和不加S9条件下的菌落回复突变数均未超过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的两倍,且各剂量组间无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中,醇提物各剂量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且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精子畸形实验中,醇提物各剂量组精子畸形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且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表明,醇提物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作用,是相对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