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能力明显增强,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高等教育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教育总体质量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作为贫困地区脱贫治本之策的教育扶贫,是顺利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更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前提条件。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期,扶贫先扶智更为重要。精准脱贫环境下,我国教育扶贫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在教育扶贫具体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河南省鲁山县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鲁山县教育扶贫实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研究发现,鲁山县教育扶贫在贫困生资助,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大的成效,但在教育扶贫实践中,依然存在扶贫对象识别不够精准,扶贫环节不够流畅,教育扶贫主体积极性有待提高,教育扶贫政策执行与实地情况存在偏差,教育扶贫监督机制有待加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为此,需要明确问题,提高教育扶贫精准识别度;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多元主体协同帮扶,增加信息传播渠道,激发群众参与教育扶贫的内生动力;完善教育扶贫工作考核及监管机制,健全精准的考核方式与教育扶贫监督机制;完善教育资源分配政策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完善学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均衡鲁山县教育资源与教育投入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