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术前以羟乙基淀粉(6%贺斯200/0.5,HES)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时对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MP-140、GPⅢb/Ⅲa复合物及vWF因子表达量及凝血功能的变化。 方法:选择40例,男性,ASA Ⅰ-Ⅱ级,全麻下择期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平均年龄52.73±7.13岁,平均体重64.26±8.3 kg。术前所有患者的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均在正常范围内,并随机分成稀释组和对照组。麻醉前,两组患者首先按照8~10ml/kg的剂量补充术前禁食、水丢失的液体量。两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2~4ug/kg、硫喷妥钠4~6mg/kg和琥珀胆碱1~2mg/kg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潮气量维持在8~10ml/kg,吸、呼比:1:2,吸入2.0%~2.5%异氟醚,总流量1L/min维持麻醉。所有患者入室后常规连接黑龙江华翔有限公司生产的监测仪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心电图(ECG)并连接气体浓度监测仪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术中按需要静脉追加维库溴铵维持肌松,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维持在30~40mmhg。稀释组在麻醉平稳后25~30分钟内输入6%羟乙基淀粉,15ml/kg,输注速度根据中心静脉压、血压和心率进行调整,使患 中文摘要心静脉压、血压和心率进行调整,使患者血容量增加。稀释组在稀释前、后 30分钟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e)、血小板计数0LT)、凝血酶原时间 0T)和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APTT)。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技术和单克隆技术定量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始、术中1 小时和术毕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llbrtlla复合物、Ge1 和 vWF因子表达量的变化,同时测定术中两组思者PT、APTT的值。 结果:两组40例患者围手术期均无异体输血,年龄、体重、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吸入异氟醚浓度组内及组间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与稀释前比较,稀释组在稀释后Hb、Hot、和PLT均显著性降低(P<o刀1),中心静脉压有显著性上升0功们),但在正常范围内。血压、心率和脉搏氧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均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血液稀释后,PT有显著性延长①刃刀5),AP*T略延长,无显著性差异0>0刀5),术中两组*T、AP*T有显著性缩短,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功刀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刀5);术始、术中及术毕两组患者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ANllla复合物、GMPl 和VWF因子表达量较术前有显著性上升O刃刀1),稀释组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ffo/llla复合物、GMPl 和vWF因子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刀5),但术始、术中及术毕与术前的升高程度有显著性下降o<o.01)。 结论:1.采用6%羟乙基淀粉进行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可抑制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llbfflla复合物、 2 中文摘要 GW刁 和vWF因于的表达,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弱 血小板锚附、聚集等功能且不造成凝血障碍。2.采用 6%羟乙基淀粉进行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能安全有效 的扩容,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是一种减少异体输血的 有效方法之一。3.采用6%羟乙基淀粉进行术前急性高 容量血液稀释抑制血小板活化的机制尚未清楚,有待于 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