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句法加工是句子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研究句法加工的认知特点,对考察人们理解句子的心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以词序代表句法加工,采用视觉性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了不同词序汉语句的认知加工特点。被试为15名大学生,实验采用60个汉语句子,句型为简单主状谓宾式,每个句子成分均为双字词。在原句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词序和替换宾语,形成6种类型,总计360个句子,将它们等概率随机呈现,要求被试判断所呈现的四个词是否是一个有意义的句子。用64导脑电仪实时记录被试的大脑皮层电位和行为数据。从总平均图上看,刺激在颞枕区诱发了明显的负成分,在190ms达到最高峰值;在额区、中央区和顶区诱发了广泛的正波,大约从350ms开始,一直持续到句子加工的末期。进一步的LSD检验表明,在句子加工的早期,词序正确句与错误句、语义正确句与错误句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句子加工的晚期,语义正常句比错误句在中央顶和额区诱发了更大的正波,差异显著。研究结论如下:(1)汉语句子加工呈现阶段性的加工特点:首先是以句法信息为基础的结构建构,然后是以语义分析为主导的意义理解。(2)汉语句子早期句法结构建构受到语义加工的影响,实验结果支持句法理论的交互作用模型。(3)早期句法建构对句子理解的重要性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不同的特点。在句法和语义双重干扰条件下,句法加工在句子理解中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突出。(4)符合口语习惯的不完全标准词序句在早期的加工幅度比标准词序句低,但其加工不足会在晚期的语义理解阶段得到一定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