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钟基因Perl、Per2和肿瘤相关钟控基因VEGF、Ki67、c-Myc和P53在金黄地鼠颊粘膜癌变不同阶段的昼夜节律变化规律以及与癌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90只金黄地鼠置于12 h光照和12 h黑暗交替环境中饲养,用二甲基苯并蒽涂抹颊粘膜建立金黄地鼠颊癌模型,分别在涂抹二甲基苯并葸前、6周和14周后的24h内的6个不同时间点处死动物,获取正常颊粘膜、癌前病变和癌症3个癌变阶段各昼夜6个不同时间的组织。行常规HE染色检查;用Real time RT-PCR检测各时间点组织中Perl、Per2、VEGF、Ki67、c-Myc和P53 mRNA的表达;行余弦分析,以中值、振幅和峰值位相时为指标反应各基因表达的昼夜节律特征。结果:Perl、Per2、VEGF、P53和c-Myc mRNA分别在癌变3个阶段的表达均具有昼夜节律(P<0.05),Ki67 mRNA在正常和癌前病变阶段中的表达具有昼夜节律(P<0.05),但在癌症阶段变现为昼夜节律紊乱(P>0.05);Per1、Per2和P53 mRNA表达的中值随作癌症的发展而显著降低(P<0.05),VEGF、c-Myc和Ki67 mRNA表达的中值随作癌症的发展而显著上升(P<0.05);Per1、P53 mRNA的振幅随作癌症的发展显著降低(P<0.05),Per2、VEGF、Ki67和c-Myc mRNA的振幅在癌前病变和癌症阶段均分别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但在癌症和癌前病变阶段之间无显著改变(P>0.05);在癌前病变阶段Per1、Per2、VEGF和c-Myc mRNA的峰值位相时较正常阶段分别提前9.66h、2.94 h、3.72h和3.86 h,而Ki67和P53 mRNA峰值位相时分别滞后18.28 h和3.4 h;在癌症阶段VEGF和c-Myc mRNA的峰值位相时较正常阶段分别提前8.89 h和滞后16.15h,而Per1、Per2和P53mRNA无明显变化。结论:随作癌症的发生和发展,钟基因Per1、Per2和肿瘤相关钟控基因VEGF、Ki67、c-Myc和P53表达的昼夜节律特征发生明显改变。深入研究将对进一步揭示癌症发生发展的机制以及基于恢复生物昼夜节律的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