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猛,金融机构数量快速增长,金融资产规模持续扩张,导致我国金融业存在不规范问题,治理体系不完善。历史经验表明,金融机构数量过度扩张往往会导致金融市场过度竞争,从而招致金融市场风险。同时,我国银行业还遭遇了经济下行周期和金融监管趋紧的深度影响。自部分中小银行风险暴露以来,监管层一直注重采取政策稳定市场信心、阻断风险传染,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我国银行业改革已经拉开序幕,针对高风险机构的处置主要包括接管、破产清算、并购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多层次退出机制,但从监管部门政策意向来看,对高风险机构的退出措施主要采取并购重组和引入战略投资的办法,这样的举措对金融市场的情绪影响更小,更有利于维稳。而随着我国银行业的不断发展,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国内银行流动性分层现象和信用分层的局面将会越来越明显。锦州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举措就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体现之一,深入研究锦州银行的案例对我国中小银行未来的发展策略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试在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基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视角进行风险识别,通过回顾我国银行业改革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小银行风险处置相关文献,对锦州银行引入国有控股战略投资者举措的产生背景、具体方案、对锦州银行的效果及其优缺点和借鉴意义进行了分析。从锦州银行风险暴露前的财务报告及经营情况入手对其风险因素进行识别,通过相关指标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详细描述了锦州银行引入国有控股战略投资者实现风险控制的具体方式。对锦州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在公司治理、财务管理及风险管理上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与包商银行和恒丰银行的风险处置手段进行对比,得出了锦州银行此次引入战略投资者目前十分有效并且为后续风险处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的结论。该举措有助于其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银行资产负债表和经营管理,对其他遭遇财务困境的区域性银行同样具有正面影响,同时根据锦州银行的经验提出了对我国银行监管层发展和其他中小银行风险处置的改进意见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