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养老机构护士工作压力、心理一致感、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工作压力、心理一致感、工作满意度及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工作压力对离职意愿的作用路径,从而为养老机构管理者稳定护士队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符合条件的256名养老机构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内容问卷、心理一致感量表、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服务版及离职意愿量表。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采用频率、构成比、均数±标准差;统计推断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层回归分析。采用AMOS 22.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1.养老机构护士的工作需求条目均分为(6.81±1.01)分,工作控制条目均分为(6.45±0.94)分;工作需求条目均分与工作控制条目均分比值>1,提示护士处于高压状态;工作需求的影响因素为每天工作时间;工作控制的影响因素为每天工作时间和聘用方式。2.养老机构护士的心理一致感总分为(56.07±13.32)分,处于低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为可控制感、可理解感和意义感;心理一致感的影响因素为每天工作时间和工作年限。3.养老机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总分为(54.09±11.26)分,处于“不确定”的水平;外在满意度得分高于内在满意度;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每天工作时间。4.养老机构护士的职业倦怠总均分为(56.60±20.05)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为成就感降低、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并且分别有24.6%、15.6%和64.1%的护士在情绪衰竭、去人格化、成就感降低方面存在高度倦怠。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为每天工作时间。5.养老机构护士的离职意愿总分为(14.71±3.90)分,处于较高水平,离职意愿很低、较低、较高、很高的护士分别占2.7%、22.7%、60.2%、14.5%;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每天工作时间和工作职称。6.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工作需求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r=0.617,P<0.01),工作控制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r=-0.515,P<0.01);心理一致感、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r=-0.679,P<0.01;r=-0.672,P<0.01);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r=0.779,P<0.01)。7.分层回归结果显示,变量共解释养老机构护士离职意愿得分的74.8%的变异(P<0.001):其中每天工作时间、工作职称可解释离职意愿变异的14.6%,工作压力可解释离职意愿变异的39.1%,心理一致感中的意义感、可控制感可解释离职意愿变异的11.3%,工作满意度可解释离职意愿变异的5.5%,职业倦怠可解释离职意愿变异的4.2%。8.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工作压力对离职意愿有四条间接作用路径:(1)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离职意愿;(2)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离职意愿;(3)工作压力心理一致感职业倦怠离职意愿;(4)工作压力心理一致感工作满意度离职意愿。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意愿有直接负向效应(β=-0.243);职业倦怠对离职意愿有直接正向效应(β=0.773),心理一致感在工作需求与工作满意度的路径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的44.63%;心理一致感在工作需求与职业倦怠的路径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的42.81%;心理一致感在工作控制与职业倦怠的路径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的62.97%。结论1.养老机构护士处于高压状态,心理一致感总体水平较低,工作满意度介于不满意和满意之间,职业倦怠状况严重,离职意愿水平较高。2.每天工作时间是护士工作需求、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每天工作时间、聘用方式是工作控制的影响因素,每天工作时间、工作年限是心理一致感的影响因素,每天工作时间、工作职称是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3.工作需求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工作控制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心理一致感、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工作压力、心理一致感、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是离职意愿的主要预测变量。4.工作压力对离职意愿没有直接作用,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作为完全中介变量调节工作压力对离职意愿的影响;心理一致感作为部分中介变量,调节工作压力对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的影响,从而影响护士的离职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