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受反应文论是20世纪西方最为重要的批评流派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学界引入了这一批评理论,并与中国文学研究结合起来。本文重点对接受反应文论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结合进行考察,探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内接受研究与效应研究的实绩和存在的不足,以及西方接受反应文论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论文共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章:考察国内学界对接受反应文论的理论探讨情况,包括引进、译介和理论研究的全面深化;这一探讨为学术思考的深入和批评实践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在学习借鉴大量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研究和效应研究进行考察。前者主要受姚斯美学主张的影响,注重挖掘和整理现代文学的读者理论与读者接受思想,进行文学接受史写作的尝试,考察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的读者接受情形,并运用期待视野展开本文分析;后者主要受伊瑟尔美学思想的影响,围绕空白与召唤结构、隐含的读者等一系列核心范畴对本文进行细致深入的解读,从而揭示出本文与读者之间的双向交流过程。第三章: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反应研究取得了哪些实绩,同时又存在着怎样一些不足,并对西方接受反应文论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进行审视。结语:由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反应研究所引发的思考,以及对于这一学术领域发展前景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