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号局部特征提取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l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现代化生产系统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越来越高的要求,是机械故障诊断技术产生并迅速发展的原因。随着机械设备向高速化、重载化、大型化和和复杂化方向发展,传统故障诊断技术越来越难以满足诊断需求。信号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方法的发展为提高故障诊断水平提供了有力工具。本文结合“车辆变速箱检测试验台”、“车辆分动器检测试验台”、“车辆变速箱齿轮检测试验台”等项目,针对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振动信号往往表现出时变性、非平稳性特点,以齿轮和轴承为对象,围绕故障特征信息提取和智能诊断方法这两个核心问题开展研究,重点在于基于信号局部特征的分析方法和基于AIS(Artificial Immune System)的智能诊断模型及其应用。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介绍了研究对象的主要故障形式、振动产生机理和信号特点,以及实际中振动信号的测量和传播路径的影响,为后续章节奠定基础。(2)针对测得的信号中伴有背景信号和噪声,研究了形态小波降噪和特征提取方法。基于形态小波的一般框架构造了极值提升形态小波和复合结构元素形态非抽样小波两种形态小波,将其用于冲击信号特征的提取,具有比传统小波和解调分析更强的特征提取能力;将极值提升形态小波应用于齿轮和轴承的小波灰度矩分析,结果表明极大改善了其对信号局部时频能量分布特征的刻画能力。(3)针对一般方法的基对信号局部特征不具有自适应性,研究了基于局域波的特征提取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局域波分解特征提取性能的方法,根据局域波互信息剔除噪声分量和虚假分量,并引入形态小波分析,以抑制模态混叠和虚假分量,提高了信号分解的准确性和瞬时参数提取的时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局域波域的信息熵特征分析方法,用于定量刻画信号在基本模式空间中分布的复杂度。用实例验证了其有效性。(4)针对特征的重要性不同及其相关性和冗余性,结合局域波分析,从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两个方面研究了获得对分类有利的特征子集、改善分类性能的方法:核主元分析-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贝叶斯证据框架-序列后向选择-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前者通过核主元分析将数据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在抑制冗余度和噪声的基础上进行特征提取;后者运用启发式搜索策略,在分类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适应的多特征子集选择优化。用实例验证了以上方法在提高分类器的学习和泛化性能上的有效性。(5)AIS本质上是模拟生物体自身的故障诊断机制,具有很好的可解释性。基于免疫识别和免疫网络隐喻机制,提出了基于V-detector算法的故障诊断模型和RS-ABNet故障诊断模型,前者适于处理低维空间问题,后者在处理高维空间问题时更具优势。通过对齿轮和轴承的故障诊断,证实了以上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机械故障诊断提供了新的智能方法。
其他文献
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进程,人们对公共环境的品质要求的提高,推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现代陶艺在传统陶瓷艺术的支持与国际大发展的背景下,以其丰富的材料特性和独特的艺术语言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葡萄膜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36例50眼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25眼和对照组18例25眼,两组均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眼
目的:探讨家庭化护理模式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家庭化护理模式组)3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0例。结果:观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下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是目前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正是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语文活动式教学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参加的有序有效的主体实践活动。它以语文学习兴趣的内在需求和认知规律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奠
本研究使用SCL-90问卷,对常熟市王庄中学、冶塘中学、大义中学的756名初一、初二学生进行了测量,试图描述初中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探讨社会因素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从传统课堂到如今的慕课,再到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
本文对一种质的研究方式——扎根理论的概念、特征以及基本流程进行了阐释。针对我国心理学本土化中出现的问题,论述了扎根理论对在推动我国心理学本土化进程中的作用。
近些年,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高雅音乐市场也日渐繁荣。虽然并不成熟,但是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大城市高雅音乐演出市场的赞助活动已经初具规模。通过对国外高雅音乐演出
随着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也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网络课程作为网络学习资源的重要形式,是顺利开展网络教育的前提条件之一。网络课程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