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中日小学新体育课程标准实施后2010年和2014年中日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中日两国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确定两国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主要差异,分析其影响两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找出两国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国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比日本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好,主要体现在身高、体重和BMI身体指数三个方面,2014年比2010年有显著性提高,并且和日本比较的差值也有很大提高。这表明我国小学生身体形态生长水平处在“生长趋势”中的增长阶段;我国小学生身体运动能力比日本小学生运动能力相对值偏低,2014年我国小学生立定跳远项目更是出现了负增长。我国小学男生运动能力对比值明显优于我国女生的对比值;我国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成长空间比日本小学生高很多,2014年我国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相对于2010年我国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基本呈现了正增长,而2014年日本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相对于2010年出现了负增长和停滞现象。针对中日小学新体育课程标准实施后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建议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质监控体系,加强体育和体质健康法制建设,落实完善小学生体育课程标准,加强保证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监督,推动社会体育设施方便学生锻炼身体的完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