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诗学研究——以《唐诗摘抄》和《唐诗矩》为中心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983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生,名琯,安徽歙县人,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入清后不事新朝,隐居著述,在训诂学和中国古代诗学发展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从黄生诗法理论、黄生诗学情思、黄生诗学旨趣以及黄生诗评特点、结语五章对黄生进行了诗学上的探究。  在第一章黄生诗法理论中,本文分别从字法、句法、章法三方面构筑了黄生诗歌创作的理论框架。本文首先强调了炼字的重要性、虚字实字的用法与妙处,其次总结了选本中唐诗的构句模式、注意到了句式中的对偶现象。最后,从章法的角度强调了整首诗起承转合的重要性,并对诗的起句与结句重点分述,指出了起句要浑成响亮,结句则贵在含蓄深厚。  第二章诗学情思中,本文首先提出黄生在选本中侧重的诗道性情现象,对于这一问题从两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方面认为作诗贵在有情,随后对情做出了要求,即情要真朴。其次对诗歌中情的妙趣从无理即情和情景浑融两方面进行了分述。再次,通过研读黄生选本,本文总结出了黄生笔下的诗情的表现主要是通过诗趣的彰显和景的催发。  第三章黄生诗学旨趣中,本文从传承风雅、崇尚自然以及注重声律三方面对黄生的思想进行了揣摩。首先,本文注意到选本中诗人对于风雅传统的承袭,以“风人之旨”和语言上的含蓄特点对风雅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其次,本文对黄生在《唐诗摘抄》和《唐诗矩》中流露出来的对诗作中清新自然的喜爱加以论述。最后,本文对选本中提到的诗歌的声律和用韵问题进行论述,这是黄生对诗歌的语言美和形式美提出的要求。  第四章黄生诗评风格中,本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了黄生解诗评诗的风格,有五点。第一点即将诗法理论与诗歌思想内容相结合。第二点即以诗解诗,以诗评诗。第三点即自我思想的阐发。第四点是辩证的态度。第五点是解析典故。第二部分,本文认为,黄生在进行诗歌评点时采用了比较批评的形式。他对同事件、同句法、同语意的诗进行了比较。  结语部分,本文肯定了黄生在中国古代诗学上的贡献与成就,并注意到了黄生在训诂学方面的贡献。同时,本文辩证的看待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黄生的训诂学中也出现了错漏。
其他文献
海外华文作家的创作无论从历时的角度,还是共时的角度,都无可避免地涉及自身的文化理想建构的问题(其中也包含着文化身份建构问题),这也是一个顺理成章的文化发展问题,可以说
摘 要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大多数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關技术课程的基础。本文浅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指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是把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成各领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型人才。
现实主义曾是全世界文学的主流,客观现实描写是文学的主要原则。不过因为时代的变迁、世界历史上发生的巨大变化,文学以这样的原则不再能满足人对了解矛盾现实的需求。这就是
清代各种文体相继焕发活力,以后来者居上之势集前代各体文学之大成。诗、词、文三种古老的文体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其中,词的兴盛除创作成就外,更多地表现在词学理论的丰富和
摘 要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特点,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既能让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更好地发挥特长,又能使基础薄弱的学生得到有效发展,让每个学生在课堂内能做到人人各得其所,各尽所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推进我校信息技术教学。  关键词 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1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