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斯泰伦是位杰出的、富有创造力的美国南方作家。他的代表作《苏菲的选择》自出版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先后获得了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而且研究成果颇丰。评论家主要是从叙述策略,创伤理论以及原型理论等角度来解读这部作品的。本文通过分析主人公的本我、自我、超我,以及相互间的冲突和矛盾和心理防御机制的选择和应用,研究苏菲复杂的内心世界,分析苏菲悲剧形成的原因。 本文共包括5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威廉·斯泰伦和小说《苏菲的选择》以及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第二章对苏菲的本我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苏菲的生本能和性本能。在生本能方面,主要论述苏菲的生存本能和避险本能。在性本能方面,主要论述爱的需求本能和性的需求本能。指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苏菲都要竭尽全力去满足本我的各种需求。第三章分析了苏菲不健全的超我,探讨了影响苏菲超我形成的各种因素,比如宗教信仰的缺失,苏菲的反犹太家庭和畸形的社会。第四章探讨了苏菲的自我在协调本我、超我和外部环境中的表现,以及相互之间的冲突所引起的焦虑,并分析了苏菲为了对抗焦虑所使用的自我防御机制。对了对抗由于冲突所引起的各种焦虑,苏菲采用了压抑,否定和置换的调节机制试图缓解自己的焦虑。通过深入分析苏菲的人格,本文试图研究人的本能冲动与道德制约之间的矛盾冲突,分析苏菲悲剧形成的原因。本文得出结论:苏菲拥有强大的本我,软弱的自我和发展不健全的超我,其人格的不平衡性使其走向了死亡。苏菲的悲剧告诫人们:一定意义上,坚定的信仰,完善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人格的平衡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这些积极因素的作用下,实现“三我”的动态平衡,建立健康的人格,才能预防类似悲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