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主客观量化评估及疗效的综合性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xibaog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初内镜鼻窦外科技术从欧洲传入我国,经国内同仁10余年的不懈努力而获得了长足发展,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日益临近。尽管如此,我们应清醒看到临床工作中仍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鼻窦手术后用什么方法和手段评估疗效更加人文与科学?手术疗效的优劣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医学技术进步的终极目标是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从而达到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目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欧美国家就开始将生活质量的评估体系引入到内镜鼻窦手术中,作为衡量疗效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现已被普遍接受与推广。我国内镜鼻窦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评估工作迄今仍然一片空白,现有的评估方法仍局限于术后内镜检查等单一非终极指标。 本研究通过引进国外成熟的症状视觉模拟评估(VAS)量表、医学结局研究简化量表-36(SF-36)与鼻腔-鼻窦结果测试-20(SNOT-20)生活质量的评估量表,以及Lund-Mackay鼻窦CT影像与内镜的量化评估系统,并结合鼻腔纤毛传输功能的检测,拟构建一个内镜鼻窦手术的主客观量化评估体系;同时,从手术学、解剖学、变态反应、细菌学、血液学、组织学、患者依从性、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询影响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以达到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目的 调查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有效作用,构建综合的主客观量化评估体系;探究与生活质量、手术疗效相关的各种临床与社会医学因素,促进疾病的诊疗水平。 材料与方法 通过引进和汉化VAS、SF-36、SNOT-20和Lund-Mackay鼻窦分期系统,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120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前和术后3月、6月、9月、12月的症状与生活质量,以及进行内镜检查和鼻腔纤毛传输功能检测,利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研究评估体系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合理、有效的主客观评估指标。 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与线性多重逐步回归分析,对患者的手术质量、手术范围、病变性质、病变范围、解剖畸形、变态反应、术前术后需氧菌(设立对照组)、术前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设立对照组)、血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术前术中术后黏膜组织学(设立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等临床与社会医学因素评估的结果与手术疗效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筛选主要的影响因素。 结果 对国内首次使用的中文版量表SNOT-20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反应尺度、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指标均获通过。通过VAS评估,术后3月、12月评分两次出现明显下降(P<0.05),术后12月单个症状总分平均下降9.87分,减轻比例为34.68%,总体症状评分平均下降1.82分,减轻比例为43.86%。从每个症状的具体分布来看,无论术前还是术后,无论症状的严重性还是普遍性,位居前6位的始终是嗅觉减退、涕向后流、疲劳、鼻塞、涕向前流和头痛。 通过SF-36评估,与健康体检者相比,除社会功能和情感角色外,患者术前生理功能、生理角色、躯体疼痛、心理健康、活力和总体健康6个维度评分降低(P<0.05),术后3月躯体疼痛、心理健康和活力3个维度恢复正常(P>0.05),术后6月生理功能、生理角色和总体健康3个维度恢复正常(P>0.05),维度总分亦同时恢复正常(P>0.05)。患者的QOL总体上需要6个月才能全面恢复常态。通过SNOT-20评估,患者术前20个条目及总分均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术后9月20个条目总分恢复正常(P>0.05),术后12月5大条目总分恢复正常(P>0.05)。可见患者的QOL总体上需要12个月才能全面恢复常态。术前5大条目依次是要擤鼻涕、流脓鼻涕、睡眠质量不好、头昏和鼻涕向后流,术后3~12月依次是要擤鼻涕、流脓鼻涕、睡眠质量不好、鼻涕向后流和注意力不集中。 通过内镜检查评估,鼻窦黏膜水肿、囊泡评分以及内镜总分分别在术后3月、6月、9月明显下降(P<0.05),而分泌物与瘢痕评分在术后12月与仍无改变(P>0.05)。可见分泌物的消褪需要更长时间。 通过鼻腔纤毛传输功能评估,术后6月部分患者(54.39%)的纤毛传输速度[(6.74±1.73)mm/min]得到恢复,术后12月大部分患者(91.96%)的纤毛传输速度[(6.85±1.68)mm/min]恢复正常[(7.07±1.14)mm/min]。 综合以上分析,主客观评估既存在许多一致性,评估结果横向之间相互关联,如症状与OOL术前术后均存在相关性,内镜检查与术后纤毛运动功能存在相关性,与症状以及术后某一时段的QOL亦存在相关性,术前鼻窦CT影像与内镜和症状存在相关性;同时,主客观评估又存在明显差异性,评估结果之间纵向不同步。总体而言,丰观评估方法反应灵敏,而客观评估方法表现稳定。 通过线性多重逐步回归分析,哮喘病史(X<,9>)、病变类型(X<,14>)、鼻部手术史(X<,11>)和城乡来源(X<,3>)进入SF-36评估的QOL回归模型,回归方程:Y=579.44-160.98X<,9>+40.33X<,14>-20.97X<,11>-37.74X<,3>;城乡来源(X<,3>)、性别(X<,1>)、病变性质(X<,13>)和哮喘病史(X9)进入SNOT-20评估的回归模型,回归方程:Y=19.79+5.07X<,3>-3.14x<,1>+3.89X<,13>+6.78X9。综合分析,患者QOL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城乡来源、哮喘病史、鼻部手术史、病变类型和病变性质6个因素,其中女性、城市来源、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是保护因素,而男性、农村来源、哮喘病史、鼻部手术史、真菌性鼻窦炎和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是危害因素。 通过疗效的单因素相关分析,手术范围与术后12月内镜评分正相关(0.57≤r≤0.68),手术质量与术后3月、6月内镜评分负相关(-0.18≤r≤-0.21);解剖变异与内镜评分不相关(P>0.05),病变范围与术后12月内镜评分正相关(0.62≤r≤0.70);Hx2组变应原抗体含量与术后各个时期的内镜评分正相关(0.21≤r≤0.33),Phadiatop抗体含量与术后3~9月内镜评分正相关性(0.2l≤r≤0.26),而Exl组、Fx5E组变应原及TIgE抗体含量与其均不相关(P>0.05);术前需氧菌感染率与术后12月内镜评分负相关(r=-0.22),而术后需氧菌感染率与其不相关(P>0.05);外周血ECP/EOS比值与术前内镜评分正相关(r=0.21),白细胞总数与各类型血细胞数量与术前术后内镜评分均不相关(P>0.05);黏膜组织的淋巴细胞比例与术前术后内镜评分负相关(-0.27≤r≤-0.42),浆细胞、嗜酸粒细胞比例与术前术后内镜评分正相关(0.30≤r≤0.48,0.31≤0.38):饮食规律、烟酒嗜好、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居住环境以及工作环境等因素与术前术后内镜评分均不相关(P>0.05);患者各方面治疗的依从性与术后内镜评分均存在相关性(P<0.05,0.23≤r≤0.54)。 通过疗效的线性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病变范围(X<,8>)、血ECP/EOS比值(X<,17>)和病变类型(X<,7>)最终进入内镜评估的疗效回归模型,回归方程:Y=-0.37+0.26X<,8>+0.002X<,17>+1.51X<,7>,患者的病变范围越小、血ECP/EOS比值越低、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手术疗效越好。 结论 1.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明显而广泛的负面影响。 2.内镜鼻窦手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生活质量。 3.性别、城乡来源、哮喘病史、鼻手术史、病变类型和病变性质是影响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4.构建以生活质量和内镜检查为主体的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主客观评估体系。 5.手术范围、手术质量、病变类型、病变范围、变态反应、细菌感染、外周血ECP/EOS比值、组织嗜酸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数量以及治疗依从性等因素与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鼻窦手术疗效之间均存在相关性,其中病变范围、血ECP/EOS比值和病变类型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6.解剖变异、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等因素与手术疗效之间可能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SARS康复患者在流行期过后的社会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势,了解PTSD的发生率,比较PTSD与非PTSD患者在各相关因素上的差异,发现PTSD症状的变化特点。同时,观察SARS后PTSD的H-MR
Photoshop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课程,无论是在高等教育还是中职教育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讨论Photoshop课程的教学方法,希望对Photoshop的课程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摘 要: 农村体育教学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在此情况下,对体育教师的工作提出一定的挑战,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思路,树立全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推动农村体育事業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体育 教育理念 改进策略  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受到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的课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有的学校对体育器材长时间不投资,场地器材老化,有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缺乏有效管理。学校对
摘 要: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这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有趣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循序渐进地探究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由傳统的教与学关系转变为引导者与实践者,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文章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任务驱动法作相关探讨,旨在创新教学设计,优化课堂结构,打
摘 要: 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已有多年,其目的是让小学生学会基本的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前沿学科,我们要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地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 兴趣 自主学习  我个人认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
摘 要: 回顾这几年的教学生涯,作者发现有些课堂教学环节效率低,没有实现课标要求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真正地把课堂还给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下文主要探讨几个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 高效课堂 有效设问 教材整合  一、设计和提出有效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论语·述而
摘 要: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信息技术的手段,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将多媒体技术有机地整合到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当前,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作者结合这些问题,探讨了多媒体辅助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 初中政治 多媒体 教学对策  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多媒体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诚然,相比较传统落
摘 要: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由过去单一知识性目标转变为现在的“三维目标”,要求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关注“三维”目标实现,并使三者有机统一于一体。对学生进行主体情感教育,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初中历史“三维目标”的重要要求。本文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深度挖掘主体情感教育的课程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主体情感教育进行浅谈。  关键词: 初中历史 主体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