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是最为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约占脑肿瘤的半数以上,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手术不易全切、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病死率很高。在全身恶性肿瘤中5年生存率不足5%,仅次于胰腺癌与肺癌,居第三位。近20年来脑胶质瘤的疗效与预后无明显改善,故明确脑胶质瘤的发病机制,寻求有效的治疗措施刻不容缓。已知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与无限增殖、凋亡抑制及增殖凋亡调控紊乱密切相关,这为探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治愈启示。胞膜窖(caveolae)被认为与细胞的吞饮作用及物质的跨膜转运等功能密切相关。窖蛋白(Caveolin)作为质膜微囊的结构蛋白和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其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以及信号传导、多药耐药(muhidrug resistance,MDR)等有密切的关系。而窖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比较少见。本课题以脑胶质瘤术后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组织芯片技术,制作石蜡组织微阵列,运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Caveolin-1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分析其与脑胶质瘤各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求该基因在脑胶质瘤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以期为脑胶质瘤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价和基因治疗指标的筛选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脑胶质瘤癌旁相对正常与癌组织均选自鞍山市肿瘤医院诊断明确的脑胶质瘤手术切除标本。采用石蜡组织微阵列技术,运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方法,对Caveolin-1在非癌组织及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该基因的表达与脑胶质瘤病变的关系。实验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应用Kruskal-Wallis和Mamm Whitney的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癌旁正常脑组织中Caveolin-1蛋白为低表达(4/19, 21.1%),胶质瘤中该蛋白表达升高(35/59,59.3%),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4。2. Caveolin-1蛋白的表达无性别与年龄的差异,未见病理分级及病变大小差异。与病理分型间有一定关系,即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该蛋白表达率(61.7%)高于在少突胶质瘤中(33.3%)的表达,但无统计学差异。患者预后低于3年者该蛋白的表达调率(76.9%)较高于生存超过3年组(45.5%),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5)。术前放疗与否在Caveolin-1的表达分析中未见差异。结论:1.Caveolin-1基因上调表达是脑胶质瘤进展过程中重要的分子事件。2. Caveolin-1基因表达与患者预后生存密切相关,故作为判断脑胶质瘤病变程度以及预测预后的潜在分子指标,具有重要的肿瘤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