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因其不具降解性而易在生物体内积累,最终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固定化微生物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吸附剂具有机械强度高、操作方便、分离系统简单、吸附剂易再生、能重复利用等优点,并可制成各种类型的反应器,实现连续运行。环境中大量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酵母和藻类等对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本研究利用壳聚糖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研究了这种新型的固定化小球在不同条件下对Cu2+的去除效果,并通过改变不同的实验条件,探究其中的机理。通过单因子实验,pH、吸附剂投加量、温度、Cu2+初始浓度、时间对吸附实验的影响,得出的结果表明,固定化小球的最佳吸附条件为pH6、温度37℃和时间12小时。与空白壳聚糖小球相比,固定化壳聚糖和枯草芽孢杆菌小球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解吸结果表明固定化小球能有效地循环利用。吸附平衡曲线表明,对Cu2+的吸附在4h内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在12h时基本趋于平衡,且平衡曲线能较好地用Langmuir模型来描述,其吸附过程主要为单分子层吸附,最大单分子层吸附量为100.7mg/g。动力学研究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反应过程且相关系数高达0.999,反应机理同时包含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并且以物理吸附为主。废水中重金属离子一般是多种离子同时存在的,固定化小球同时吸附Cu2+、Pb2+和Cd2+的结果显示其他离子的存在可能影响其对Cu2+离子的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