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全球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碳市场被《京都议定书》推向现实舞台。它的建立实现了全球的低成本减排,为遏制环境的持续恶化做出了较大贡献。碳期货市场作为碳现货市场的衍生市场,在理论上有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的功能,对碳资源的合理配置、碳市场风险降低及温室气体的减排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这些功能的发挥与否完全依赖于碳期货市场效率水平的高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是最早的国际碳减排市场,我国参与碳减排市场主要是参与核证减排量(CER)的交易,以EU ETS下的CER期货合约为对象研究国际碳期货市场的有效性不仅有利于帮助投资者理性决策,进一步发挥碳市场的减排功能,同时还能为我国建立全国性碳减排市场提供借鉴意义。考虑到欧盟CER期货市场建立时间较短,有效性程度不高,可能无法严格满足市场绝对有效,论文选择第二、第三减排阶段欧盟CER期货市场三种不同到期日的期货合约为数据样本,从绝对有效和相对有效两个方面对其进行递进有效性检验。由于在样本期间,欧债危机引发碳价剧烈下跌可能导致碳价发生结构性突变,所以首先使用Bai-perron结构断点检验方法对数据样本进行了划分。在进行绝对有效性检验时,论文将基于无套利定价模型的协整检验和参数约束检验相结合,同时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欧盟CER期货市场的绝对有效性进行了探究,这种方法严格满足Fama对市场绝对有效的定义;接着对未满足市场绝对有效的期货合约进行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相对有效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欧盟CER期货合约只达到了相对有效水平,但是CER期货市场对现货仍有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投资者仍然可以利用CER期货市场对现货进行价格预测,进而规避市场风险。论文构建了满足充分必要条件的碳期货市场绝对有效性检验模型,同时提出了适合碳期货市场的相对有效性检验方法。基于论文的研究成果,建议我国建立全国性碳减排市场时,不仅要发展碳相关衍生品市场,同时还需要提高市场信息传播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