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币用于边贸结算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因其使用范围仅限于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计价结算,所以国际化程度不高,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符。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遭受重创,而我国所受影响有限,在危机过后的世界经济秩序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迫切要求人民币加快国际化步伐。在此背景下,2009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共同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拉开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帷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推出和不断扩大,不仅有助于我国进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节省汇兑成本,还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促进国际化经营,更是我国政府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的总体思路是在分析人民币跨境结算现状、必要性及可行性的基础上,指出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障碍,并借鉴美元、日元等国际货币的国际化经验,提出解决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障碍的对策。首先,本文介绍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相关概念,并对人民币跨境结算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之后从人民币跨境结算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对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对银行加强国际化经营等方面分析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必要性,而后结合人民币跨境结算历史、相关政策法规建设及制度安排等方面分析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可行性。其次,本文通过对美元及日元国际化进程的分析,着重指出了其对人民币跨境结算乃至人民币国际化的借鉴意义。再次,本文从宏观及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障碍。宏观方面涉及到外汇管理政策、货币环境、人民币国际清算系统、金融市场发展及金融监管制度等方面;微观方面涉及商业银行自身结算服务能力及风险管理能力,结算企业自身条件及结算意愿等方面。最后,针对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中存在的障碍,本文从政府、商业银行及结算企业三个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政府应继续发挥推动作用,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商业银行要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结算服务能力,更好的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服务;结算企业应积极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强化其结算主体地位。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相比,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包括:第一,结合人民币跨境结算最新数据来介绍人民币跨境结算发展现状及趋势;第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存在的障碍;第三,从政府、商业银行及结算企业三个角度分别为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提供对策。此外,本文尚有许多不足之处:第一,数据来源途径有限,无法得到全面准确的数据;第二,本文只有理论论述没有实证检验,可能在说服力方面存在不足;第三,受限于本人知识结构和实践认知能力,在分析障碍及研究对策时不够深入和详尽。这些都将是本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需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