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和壮大,社会工作机构作为凝聚社会工作人才资源,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传递社会福利的平台和载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赋予了社工机构社会治理的重要地位,其发展所需的社会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但是,由于绝大多数社工机构是在政府的倡导下自上而下建立的,依赖财政支持开展服务项目,依据具体服务入驻到不同的领域,其社会认可度低,扎根本土性弱,社工机构如何有效的整合国家社会资源,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各方承认和接纳,成为社工机构在新时期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因此,社工机构的发展壮大实质就是如何获得承认。承认理论认为主体性的实现需要不同主体的相互承认,在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自我主体性。因此,本文运用承认理论深入分析社工机构在发展中如何获得主体性承认,研究社工机构的承认之路。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和扩展个案的研究方法,重点探讨社工机构如何实现承认的。社工机构寻求承认的道路是不同的主体相互作用和互动的过程包括政府、机构自身以及服务对象,既是微观层面主动性的行为结果,也是宏观社会政府层面制度规范等制约和促进的结果。本研究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力图深刻呈现出社工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如何相互构建和促进,实现主体性。研究发现,A社工机构的承认之路是逐渐深化的,政府、服务群体、机构以及机构内的社工在对社工机构的接纳和承认具有不同的表征,同时,外部承认主体和自我承认主体是不断的互动,共同推进承认的深度和广度,呈现出互构性演化的趋势。经研究分析,A社工机构在获得承认的过程中并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发挥主体性,通过各种发展策略不断推进社工机构的发展。具体策略如下:逐渐实现与政府的协同发展,弱化依赖性,增强合作的能力和实力;服务导向的发展策略,立足服务对象,源于需求,提供针对性和特色化服务,在创新中优化服务品质;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建立合作伙伴推动机构发展;同时注重机构内社工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断实现自我增能。虽然A社工机构在发展中不断获得承认和接纳,但是不可否认A社工机构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资金缺乏,机构承载力弱,社会认知度低以及与政府的非对等关系,这些问题都会阻碍A社工机构进一步获得承认和发展,因此,本文也就此从政策上、机构自身以及社工者等层面提出相对的问题解决对策,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