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在提高融资效率、形成规范的金融市场环境、建设金融机构定价机制、形成货币政策微观传导机制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起步相对比较较晚,是在美国日本等国已经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尝试之后才开始,而且不是一蹴而就,是在国外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再结合本国国情现状,来规划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路径和方式。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无论是外部经济环境还是国内发展状况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当前社会的经济活动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变化而发生阶段性的波动的,扩张和收缩接替出现,“十二五”计划之前,我国在经历了十个五年计划后,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了经济周期的变化。利率市场化顾名思义,是对利率的改革,这对于传统意义上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商业银行影响是巨大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把双刃剑,既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是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出的更高要求。需要各行根据不断变动的形势和环境来调整自身的业务结构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想在改革中在金融市场有一席之地,加速转型成了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在第一章绪论部分里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并列举出国内外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分析理解国内外的改革经验,为全篇做了基础铺垫。在第二部分里,着重论述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分析利率市场化理论的发展历程,也是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核心,其中第三部分里,主要论述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一般研究,列举了国外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经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并以17家商业银行为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以及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分析。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部分,运用面板数据,以8家大中型商业银行为样本,数据时间跨度为2009年-2014年,所用数据从各商业银行年报中收集出。在四个关键的因素之间建立回归模型来验证前面的论述。最后一部分是全篇的结尾,总结上文并根据上文的论述提出建议和策略选择。通过这些论述,本文认为,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环境下,应该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外部环境,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增加利率风险的监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增加利率风险的内部控制,完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推进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培养引进专业型人才。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应该转变对自身业务的定位,在维持原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实现良好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