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波长短于15nm的激光等离子体光源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s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于其他极紫外光源(EUV),激光等离子体EUV光源具有亮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强和波长可控等优势。在集成电路制造、掩模检测计量学以及生物成像等应用中,极紫外光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研究了激光烧蚀五种金属靶材:铝(Al)、钼(Mo)、锡(Sn)、钆(Gd)和铋(Bi)形成等离子体时所产生的极紫外光辐射。进一步,利用双脉冲打靶方法,优化了不同金属靶极紫外光源的辐射强度。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研究激光脉冲分别与Al、Mo、Sn、Gd、Bi靶相互作用产生极紫外光源的辐射特性。改变入射激光能量,研究表明五种靶材的EUV光辐射均随着入射激光能量的增大而增强。选取入射激光能量为200mJ,进行了透镜位置对输出光强的影响研究,发现金属靶位于透镜焦点位置时,并不对应EUV光辐射最强的位置。在移动聚焦位置时,五种靶材的EUV光辐射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另外,通过改变同一打靶位置处激光打靶脉冲数,研究了五种靶材产生EUV光谱的强弱变化,结果表明Mo靶的重复使用率最高。其次,利用双脉冲激光打靶方法对激光等离子体的极紫外辐射进行了优化研究,观察预脉冲能量、预-主脉冲时间延时等条件对Al、Mo、Sn、Gd、Bi靶EUV光辐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五种靶材产生的EUV光辐射随预脉冲能量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随着预-主脉冲延时的增加,五种金属靶的EUV光辐射先减小后增大。在最佳预脉冲能量、预-主脉冲延时的实验条件下,双脉冲产生的极紫外光谱辐射强度分别是单脉冲打靶时极紫外光辐射强度的1.77、1.67、1.97、1.65和1.64倍。结果表明,双脉冲激光打靶方法可以大幅提高激光等离子体极紫外光源的输出功率。
其他文献
相位因子是量子力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所有干涉现象的根源,它和几率幅一样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但是早期人们在研究量子力学过程中,更重视量子态几率幅的研究。随着对量子
复杂体系中分析物检测由于检测体系自身含有较多的干扰成分,导致复杂体系中分析物的检测变得尤为困难,食品基质和生物体液都是含有复杂组分的混合体系,对于某一种成份的检测
基于国家级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集的均一化降水序列计算了1961-2014年青藏高原中东部71个站夏季极端降水指数。分析表明:青藏高原中东部夏季降水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本文根据课题组“XXX雷达信察分析系统”型号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XXXX雷达的无源探测系统微弱目标检测技术研究”中对于直达波通道和回波通道的系统同步与微弱
本论文介绍了手性及手性拆分的意义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类及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特别介绍了符合当代对绿色化学要求的全水液相色谱,并对本论文研究的膜色谱进行了简要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例如,比较轻薄、色域比较宽、画面质量高、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比较低的能耗、视场角大以及可
矩量法是计算电磁学里基于电磁积分方程的一个经典方法,自从被提出就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已经成为计算电磁学中最为广泛运用的方法之一。本文以矩量法为基础,研究
薄层介质与周期薄层结构在军事与工程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而分析这类薄层介质与周期薄层结构的电磁散射特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与很高的实用价值。薄介质层结构,比如石墨烯,二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如何快速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并购作为快速整合资源进行迅速扩张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发展中采用这一手段来使自
邻碳硼烷是分子内相邻的两个B-H顶点被C-H单元所取代的二十面体硼氢笼分子,具有不同寻常的反应性,可在一定条件下与过渡金属反应生成B-H或C-H键取代的邻碳硼烷衍生物。由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