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需求——生态哲学视野下的需求观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762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在自然面前人的能动性不断增强,对自然过度掠夺和索取,毫无顾忌地向自然排放污染和废弃物,引发了生态危机。人们从人口、技术、经济、文化等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人从需求观角度做过系统研究,这是本文的创新点。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其本质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需求观也从原始文明的生存需求观、农业文明的物质需求观演变到工业文明的过度需求观。需求是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因,过度需求观导致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消费行为,引发了生态危机。缓解生态危机必须改变传统的过度需求观,建立生态需求观。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发展为生态需求观的构建提供了科学基础,生态哲学的发展为生态需求观的构建提供了哲学基础。生态需求观的构建要遵循生态制约、理性适度和德性自律原则。生态需求观是以生态承载力为上限人类基本需求为下限的适度、全面、系统、可持续的需求观,生态需求观影响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通过生产消费行为的生态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需求观的构建丰富了生态哲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方法是内容的灵魂,康德哲学的“问题”意识与“方法”意识不可分割。面对“知识是什么,科学是什么,人是什么”这些根本的哲学问题,康德是如何进行思考以及怎样从方法上予以突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加强对科学奖励系统的研究,如何构建更加完善的科学奖励系统成为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科学奖励系统的概念,再通过与国外科学奖励系统相对比,深度阐明了目前我国科学奖励系统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从历史、社会和默顿体系三方面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区别于以往针对问题提对策的简单方式,本文从问题出现的原因入手,试图在绿色循环经济和拉图尔的科学信用循环理论的理论基础
男女婚恋生活既是人类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的根本方式,也是每个生命主体追求幸福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和主要内容之一。婚恋生活幸福的基本前提是彼此忠贞不二,因此,忠贞问题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