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理性建筑术”探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w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法是内容的灵魂,康德哲学的“问题”意识与“方法”意识不可分割。面对“知识是什么,科学是什么,人是什么”这些根本的哲学问题,康德是如何进行思考以及怎样从方法上予以突破的?文章选取“理性建筑术”的角度,通过它来分析康德是怎样踏上批判哲学的“路子”,怎样为科学知识奠定一个基础,为人的安身立命提供一条出路。“理性建筑术”内涵丰富,既指人类一切知识的系统联系,又指构造这种体系的艺术和方法,既是先天的、形式的,也是合乎内在目的的。作为先验方法论的核心内容,理性建筑术是联结和贯通康德哲学“问题”、“体系”和“主旨”的根本哲学方法。文章通过对理性建筑术内涵的梳理,尝试着进入康德批判哲学的基本理路,阐释康德是如何运用其独特哲学方法处理上述哲学问题,并对康德哲学体系的建构和康德哲学主旨的发展做初步探讨,之后文章引入对康德哲学方法的历史考察,追踪其先验方法在近代哲学史上的发展线索。从内容结构看,文章引论部分交待研究主题,从词源考察和文本梳理两方面分析理性建筑术的基本内涵。第二章从总体上介绍康德的先验方法论,阐明理性建筑术与先验方法论的其他三个环节密切关联。第三章对理性建筑术进行综合、整理和重构,即从“康德哲学的方法与问题、主旨、体系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和叙述原则出发,将理性建筑术具体分解为三个环节或因子:知识是什么、科学是什么、体系是怎样的,从而将理性建筑术予以具体展开。第四章将理性建筑术置于哲学史上予以述评,初步探讨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其他文献
不管我们以何种视角解读当代中国,其正迈向公民社会的事实已然构成了我们研究理论与现实的社会场景。全球生活的平坦化将中国公民的成长置于更为广阔的宏观背景中,现代化进程
本文试图从客观、全面的视角对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思想做以系统的梳理和阐释。在其阐明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中,寻找出实现理论上的突破点。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