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d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对教师各方面素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为更好的应对未来教育的需求,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petence,ICT competence)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明确高校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信息技术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工作,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了解目前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发展愿景和能力要求的前提下,对国际重点国家和组织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获得基本的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指标模块,并通过专家调查法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和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指标体系。  本文以文献研究和专家调查方法为主,首先,以文献研究法收集各国家和各组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相关资料并对已有9个指标体系进行翻译、整理及编码等处理工作。接着,在统一的编码基础上进行比较和内容分析,总结出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指标体系的五个模块(即一级指标),包括对待 ICT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ICT知识与技能、应用ICT促进教学、应用ICT帮助学习者学习以及应用 ICT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然后,采用三轮德尔菲法进行研究,以此对五个模块的各个次级指标进行确定,根据专家反馈的修改意见得出完整的包括5个模块、21条二级指标以及107条三级指标的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指标体系。  本文构建的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可用于对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进行调查,用于设计与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相关的培训方案以及评价标准,也能为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被”字句的习得研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被”字句既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作为一种比较复杂的特殊句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写作是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引起了教育领域的变革。计算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