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经》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集中阐述了儒家的孝道思想,其所阐释的孝道与德行观念已经成为汉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孝经》经文直白凝练,后代注本的口语化程度也较高。但是现今对于《孝经注疏》的研究多半针对的是其孝治思想,对于语言文字的研究则比较少。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孝经注疏》进行探讨,对词汇进行穷尽性考察,通过经文与唐宋时期注疏的比对,考察唐宋时期语言的基本面貌,探求常用词的变化和复音化的发展脉络。从词汇史的角度研究词的历时发展状况,比较、统计和探源多方法综合运用,力图清楚地认识上古词汇和近代词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总结唐宋时期语言发展的规律。本文共分四章,首章是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孝经》及主要注本的基本情况,研究现状以及复音化和常用词演变研究的现状,对于研究价值和方法都做了简单论述。第二、三章是《孝经注》和《孝经正义》的词汇研究。本文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通过对《孝经注》9组,《孝经正义》6组常用词历时演变的梳理,对同一义位上不同词汇形式发生变化的时间和具体变化轨迹进行描写,推求常用词变化的共通性特点。二是对《孝经注》和《孝经正义》全部词汇进行统计并分类,得出《孝经》经文、《注》文和《正义》的单音词、复音词以及复音词训释、替代单音词的数量,计算复音化比例。用具体增长的数字显示先秦到唐宋的复音化情况。第四章是结论部分。复音化程度从先秦到唐宋有一个明显提高;常用词变化也多种多样,各类变化规律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