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CK18分解片段血清学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情进展导致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探讨CK18血清学表达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内科及感染科、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科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252例,诊断符合2000年第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依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分型:实验组分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轻度组、慢性肝炎中度组、慢性肝炎重度组、肝硬化组,并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分别检测实验组、健康对照组的血清CK18分解片段M30及M65水平,并做组间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实验组各组与对照组间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慢性肝炎病情进展,ALT、AST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2.随着病情的加重,白球比数值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CK18片段M30及M65含量在健康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各组中呈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将健康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各组、肝硬化组分别进行两两组间比较:健康对照组、慢性肝炎各组、肝硬化组之间各两两比较,各组间CK18片段M30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慢性肝炎重度组与肝硬化组组间CK18片段M3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与慢性肝炎各组间、健康组与慢性肝炎重度组间、健康组与肝硬化组间、急性肝炎组与慢性肝炎重度组、急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间CK18片段M65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轻度组三组间两两比较,CK18片段M65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中度组三组间两两比较,CK18片段M65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轻度组与慢性肝炎中度组、慢性肝炎轻度组与慢性肝炎重度组间CK18片段M65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的进展,血清CK18分解片段M30、M65含量逐渐升高,提示CK18片段对慢乙肝病情进展有临床价值。根据以往对于CK18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方面的相关研究结果,推测CK18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进展有临床价值。其中CK18片段M30含量在慢性乙肝病情进展早期即出现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推测CK18片段M30可能对于慢乙肝肝纤维化早期诊断较敏感,CK18片段M65含量在慢乙肝病情进展晚期升高更加明显,推测血清CK18片段M65可能对肝纤维化的提示更具有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