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也因此日益彰显。经过多年实践,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如:指导时间滞后,较多面向毕业生而不能满足非毕业生需求;指导观念不清晰,更多注重择业理念和择业程序说教,满足于就业率的提高;指导内容空洞,流于说教,缺乏实质性的生涯规划和针对性的职业分析;指导形式单一,多为课堂传授较少社会实践,缺乏个性化的就业心理咨询和辅导;师资力量薄弱,多为半路出家,专业化程度较低;课程指导标本倒置,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大学生的认知匹配等。本文试图从我国就业体制发展和就业课程设置现状角度,在总结、分析我国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生涯规划为指导,提出完善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对策建议,为新时期完善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及就业指导工作的健康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通过分析指出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误区和不足,急需对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改进的建议与措施。第二部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发展现状及研究意义。从分析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发展现状出发,认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成长变化,提出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研究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提出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问题,分析影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制约因素,明确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完善方向。第四部分,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自身特点和社会功能出发,提出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的八个基本原则。第五部分,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依据生涯规划理论,参照八个基本原则,提出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生存能力培养与锻炼;2、注重提高就业指导课程师资人员的自身素质,努力专业化;3、注重就业指导实践,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4、要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各高等学校总的教学计划;5、注重分阶段分层次分重点设置就业指导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