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柯疯癫理论角度解读《藻海无边》中女主人公的疯癫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we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藻海无边》是简·里斯的成名作,也被视为西方现代主义小说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被公认为是名作《简·爱》的前传,自发表以来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依据福柯对疯癫和权力关系理论阐述对《藻海无边》女主人公安特瓦内特的疯癫进行探讨,分析其疯癫的成因,揭示父权话语及殖民主义话语通过建构女性疯癫达到剥夺女性话语权的目的。首先,通过研究安特瓦内特在父权社会中因不平等的性别关系而被父权及男权话语所操纵的经历及种种体现,揭示了在父权所产生的支撑,维护父权社会的知识及话语的控制下,男性话语被合法化为理性话语,女性因想要争取自由而表现出的不符合理性话语的种种行为被知识化为疯癫。安特瓦内特的疯癫实际上是理性话语所定义的。其次,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权力使帝国话语及殖民话语合法化。以男主人公为代表的殖民者通过权力机制的运作将西印度社群视为他者。作为白人殖民者的后代,安特瓦内特又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排斥。作为个体,安特瓦内特成为殖民与反殖民,种族主义与反种族主义张力之下的牺牲品。作为双重他者的安特瓦内特在父权话语及殖民主义话语双重压迫下的悲剧反映了西印度克里奥尔女性的命运。
其他文献
因为多人同时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可以给玩家很强的交流的感觉,所以它成为网络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逐渐增加的难度和网络语音通讯等设备的使用,使网络游戏在互联网用户
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被视为非裔女性文学经典。自小说出版以来,国内外专家学
在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通常被比喻为“原作的仆人”,其地位低于原作和原作者,根本无主体性可言。20世纪70年代,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的到来,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作用逐渐受到
作为中国当代杰出作家,余华不断探索尝试——从先锋派短篇小说到长篇小说叙事,再到音乐性散文——前后经历了三次写作风格的转变。作为余华从先锋实验到朴实叙事的转型力作,小说
怪诞手法最初由米歇尔·德·蒙田引入文学界,并且首次在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小说《巨人传》中得到充分体现。此后,“怪诞之花”便在西方世界繁荣盛开并成为广为人知的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