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了对弱势群体社会保护的工作正逐步走向制度化、经常化、社会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弱势群体的居住问题在实际中较少受到重视或者说是被忽视了,使得在实际的居住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建筑设计师就需要研究弱势群体的居住生活行为和居住需求,从而使得我们的社会体现最大的“和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年龄弱势”群体。对于年龄弱势群体(儿童和老年人)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仅软件的照护服务网络需要建构,亦须将对硬件设施的改善配套进行,方能确实保障年龄弱势群体的生活、居住质量,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增长速率。尤其是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住宅设计应如何适应老龄社会,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从建筑设计的专业角度出发,结合老年学、教育学、医学和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利用实地调研拍摄和问卷调查等手段,对现有的年龄弱势群体的居住环境在设计和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住宅设计的各构成要素出发,系统地分析了年龄弱势群体的居住需求,以寻求相应的对策和合理的解决手段。文章的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二章着重研究年龄弱势群体的生活形态,从人体学数据、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等几方面进行切入,同时针对年龄弱势群体进行了实态调研,分析在实际居住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三章对年龄弱势群体的居住需求从住宅室内环境和社区环境分别进行了研究。第四、五章对年龄弱势群体居住构成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类研究,从建筑设计专业的角度出发,结合调研数据和理论研究,对年龄弱势群体的居住特点做出归纳,探讨如何为儿童创造适宜的学习、游戏空间,如何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养老环境,并对相关影响因素做出定性分析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