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视角下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分配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que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其改革历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变迁。国有企业经营者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特殊社会资源,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至关重要。为了调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分配制度。长期以来,与国外经营者薪酬水平相比,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与其劳动投入严重不符。在后金融危机的当下,社会分配不公问题日益凸显,国有企业的高管们拿着与业绩贡献并不对称的高薪已是不争的事实。继2007年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一举拿下6000万元的天价年薪后,不少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在企业业绩下滑之后仍旧享受着丰厚的薪资待遇,其经营者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不免遭到社会各界的质疑。对此,我国政府通常会采取薪酬管制政策,可带来的后果是迫使国有企业经营者寻找在职消费等其他补偿方式。那么,针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如何设计科学合理、公平正义的薪酬分配体系,既能保证高管人员的潜力全部得以发挥,又可以兼顾内部公平与外部公平,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挖掘和系统研究的课题。这对于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推动国有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公平与效率”作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形式逻辑法、实证分析法、规范研究法等就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分配进行了研究,共包含六章内容。基于国有企业特别是金融行业的高管高薪影响社会分配不公的现状,本文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通过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考察,进而提出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计划。在理论研究部分,作为全文研究基础的第二章分别对文中出现的重要概念以及运用的理论进行了界定与阐释。第三章则主要从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寻求公正与薪酬分配结合研究的理论支撑,并针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构建出薪酬分配公正的概念框架,这将为系统研究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公正问题提供一种途径。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全文的核心部分,着重对薪酬分配的过程公正展开研究。具体而言,前者从实证研究的层面分析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分配现状,探讨了实践中的结果公正问题。该章既从薪酬分配水平、薪酬分配结构及薪酬分配差异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描述性统计,又深入探究了薪酬分配效应,重点分析了经营者薪酬与经营者贡献间的匹配程度。后者则从规范研究的层面根据薪酬分配的内在机理提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公正性薪酬分配程序。在经营者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上,充分考虑到企业类型带来的影响,针对公益性国企、垄断性国企和竞争性国企分别建立了经营者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对薪酬分配模式也进行了水平以及结构安排,回答了理论上的程序公正问题。通过上述章节的研究分析,第六章总结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一是将自利偏好、公平偏好要素引入到FS模型中,推导得出结论:当信息非对称时,公平偏好下产生的激励成本小于自利偏好下产生的激励成本,具有更高的激励效率。这就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公正是影响薪酬分配的重要因素,为论证公正与薪酬分配的耦合性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支持“经营者贡献是经营者薪酬决定的首要因素”这一观点,通过构建以净利润为基础的过度投资模型以测算经营者贡献这一指标,探究其与经营者薪酬间的匹配程度来分析我国不同类型国企的经营者薪酬分配效应。研究发现公益性国企和竞争性国企的经营者薪酬与经营者贡献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为考虑将经营者贡献作为确定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提供了依据。三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国企分别设计了各自适用的经营者薪酬分配程序。对于公益性国有企业而言,绩效评价上要注重对政策导向和社会贡献等方面的考核,薪酬管理上应采用准公务员型的年薪模式,以基薪、津贴及养老金计划作为基本报酬结构。对于垄断性国有企业来讲,绩效评价上要重视人力资本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薪酬管理上应引入与经营者业绩挂钩的风险收入,控制经营者的持股比例,提高显性基薪的水平,从而增大货币薪酬的激励作用。对于竞争性国有企业来说,绩效评价上要突出对市场竞争、产品创新等微观经济绩效的考察,薪酬管理上应采用持股多元化型的年薪模式,适当加大股权激励比例,实行市场化的薪酬分配体系。结合研究结论,本文从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配置制度、强化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这三个角度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进而为国有企业薪酬分配的实施者和监管者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以小见大,探讨如何确保薪酬分配公正来提高国有企业运行效率,进一步为研究公平与效率论题提供支持,实现了视角上的创新。二是从理论层面构建出一个兼顾经济公正和社会公正的国企经营者薪酬分配概念框架。在关于薪酬分配结果公正与否的检验中,本文提出经营者贡献是其首要检验指标,并评价了不同类型国企的经营者薪酬分配效应。此外,本文还构建出不同类型国企适用的经营者薪酬分配程序,区别于单纯的案例研究。上述探索实现了内容上的创新。三是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以及多层次的研究方法,实现了方法上的创新。当然本文还存在不足之处,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寻求相关理论以及实践依据,使企业薪酬分配公正研究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其他文献
该文从系统角度出发,通过研究东北电网的现状和电源发展的条件,在对各类电源的技术经济特性充分比较的基础上进行了建设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的技术性及经济性研究.引入单位有
自次贷危机以来,我国传统的加工型企业优势逐渐减弱,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主题已逐步转变为增强创新意识、调整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此背景下迅速发展,成
山西是资源大省,焦炭生产在全国处于前列。然而,经过了十几年的高速发展,焦化行业目前正面临着包括产能过剩诸多困境,焦化企业到了创新转型和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作为焦化企
研究目的:该文力图从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共存的财务管理问题出发,确立一个全新的财务管理观念,并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将中国企业建设成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
这篇论文就是运用市场营销理论,以作者公司主要产品之一--聚乙烯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国际聚乙烯生产发展特点和现状,以及国内聚乙烯生产和市场实际,结合作者公司生产能力、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