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带着问题、带着需要、带着求知欲、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如何让老师的“教”目标明确,使学生的所学知识更加牢固,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生探究知识、总结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因此,本课题以“最近发展区”理论、“生成性教学”理论、“数学建构教学观”理论等为理论指导,以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与观察研究法为研究方法,关注“以学定教”教学的全过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从学、教两方面研究高中数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研究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合理配合,学生能充分体会自学、分析、回顾解法、揭示真相的过程,老师能教有目的、教有所成,真正促进学生自我学习意识、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推动学生学到新知识、生成新能力。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用到的研究的方法。第二章对“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概念、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并对“以学定教”的理论基础和“以学定教”教学实施的原则进行了概述。第三章对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实施进行了阐述,包括以学案为载体、学生的“学法”、老师的“教法”,从课前备课、课中的课堂活动、课后的总结归纳各阶段的教学策略。第四章对“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的设计的要点提出观点,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方面总结了“以学定教”教学中易忽视的问题,文中最后对“以学定教”教学总结其推广的意义,并展示我校一届学生的数学成绩的量化数据,从两个平行班的数学教学的差异化教学策略进行对比,我们也可得到一些“以学定教”教学的教学优越性的佐证。通过本文的研究实践,希望和更多的老师一起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索,推导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便于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让高中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信心,爱学数学、学好数学从容面对升学考试和掌握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