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极高,临床常见四肢麻木、疼痛、发冷、感觉减退、肌力减退、肌萎缩、瘙痒等表现,甚至可以引起下肢坏疽而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认为DPN的发生与机体代谢障碍及血管损害密切相关,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上西医对其尚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及病因治疗,但效果不甚理想,而中医在治疗DPN上却因其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少、不易产生耐药性、费用低廉等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与优势。因此,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DPN引起了糖尿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DPN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学中并无此病名,但在历代文献中可见有类似的记载,对其四肢麻木、疼痛、发冷、感觉减退、肌力减退、肌萎缩、瘙痒等主要症状的论述更是比比皆是。伤寒方为医方之祖,前人颂其“效如浮鼓、覆杯而愈”,而临床上运用经方治疗DPN的相关报导却非常少,用方也很局限。为了使经方能够更好的运用于临床,本文通过总结《伤寒杂病论》中治疗DPN主要症状的相关条文,结合导师经验及临床上运用经方治疗DPN的相关报导,总结、归纳出DPN的病因病机和可用于治疗DPN的常见经方。文中指出DPN的发生与机体气血阴阳亏虚、风寒湿热水饮瘀血壅滞相关,阴虚、气血亏虚,筋脉肌肉肌肤失养;阳虚寒凝,肢体失温;风寒湿痹阻经络、痰瘀阻络,筋脉肌肉肌肤失养;热盛伤阴、热伤经络,肢体失养等均可导致DPN的发生。对于DPN单一症状的治疗,可以选用的伤寒经方数量繁多,然而,DPN的病因病机却不单一,其往往是多种病因相兼发病,故病情错综复杂,四肢麻木、疼痛、瘙痒、肢冷、肢体重着、乏力等症状常常相互并见,这使得经方的选择范围大大缩小。结合临床相关报导及导师经验,笔者归纳总结了临床上较常用于治疗DPN的十四首经方,并对各个经方的使用范围作了相关论述,方便临床选择应用。最后还列举了医案以资证实。对于DPN的经方治疗,本文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相关条文的归纳、总结,结合导师经验及临床相关报导,论述了经方治疗DPN的辨治规律,希望能使经方更好地被运用于DPN的科研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