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鲤教授治疗眩晕的用药规律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李鲤教授治疗眩晕的中药处方资料,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物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分析、提炼李鲤教授治疗眩晕的辨治特色及组方用药风格,对李鲤教授治疗眩晕的辨证思路、用药经验进行总结,彰显中医药治疗眩晕的优势,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1、严格按照眩晕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2000年至2010年期间,就诊于河南省中医院脑病科门诊及病房,经李鲤教授诊治的首诊中药处方资料。2、将中药处方资料进行标准化预处理后,录入Epi Data3.1建立电子数据库。3、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统计分析。4、结合统计学结果,分析、探讨李鲤教授治疗眩晕经验。结果:1.基本信息:本次收集263例眩晕病例中,女性患者126人,占47.91%,男性患者137人,占52.09%。最小年龄者为18岁,最大年龄为85岁,平均年龄50.31±15.87岁。2.频数分析:本研究共收集处方263例,涉及药物122种,使用频率≥10%的药物为高频药物,共记47味,累计频次3692次,占总频次84.47%;依次为:陈皮、茯苓、半夏、山楂、莱菔子、甘草、天麻、连翘、菊花、神曲、蔓荆子、川芎、当归、地龙、钩藤、白术、葛根、赤芍、丹参、石决明、泽泻、麦芽、牛膝、人参、白芍、龙骨、麦冬、黄芩、生姜、牡蛎、夏枯草、鸡内金、竹茹、杜仲、全蝎、郁金、栀子、枳实、桑寄生、五味子、酸枣仁、红花、桃仁、车前子、鸡血藤、首乌藤、青皮。(1)高频中药药性分布情况:共涉及12类,各药物类别频率(频次)由高到低可分为补虚药14.79%(546次)、消食药13.87%(512次)、平肝熄风13.52%(499次)、活血化瘀药10.43%(385次)、解表药10.27%(379次)、清热药9.80%(362次)、利水渗湿8.34%(308次)、理气药7.56%(279次)、化痰止咳平喘6.45%(238次)、安神药3.11%(115次)、祛风湿药0.95%(35次)、收涩药0.92%(34次)。(2)高频药物四气分布:温性药15味,共计1297次,占35.13%,寒性药17味,共计1201次,占32.53%,平性药13味,共计1015次,占31.85%,凉性药2味,共计179次,占4.85%。(3)高频药物五味分布:甘味药27味,共计2096次,占52.90%,辛味药16味,共计1497次,占37.78%,苦味药20味,共计1412次,占35.64%,酸味药6味,共计360次,占9.09%,咸味药3味,共计233次,占5.88%,淡味药1味,共计216次,占5.45%,涩味药1味,共计54次,占1.36%。(4)高频药物归经分布:十二经中均有分布。按频次顺序,前三位分别为脾经药18味,共计1920次,占52.00%,肝经药28味,共计1873次,占50.73%,胃经药16味,共计1402次,占37.97%,后依次为肺经(34.64%)、心经(29.26%)、肾经(16.58%)、胆经(9.40%)、膀胱经(8.88%)、小肠经(7.75%)、心包经(7.67%)、大肠经(3.25%)、三焦经(1.08%)。3.聚类分析基于聚类分析的方组:第一类:陈皮、茯苓、半夏、山楂、莱菔子、连翘、神曲;第二类:天麻、地龙、钩藤、石决明、牛膝、龙骨、黄芩、牡蛎、夏枯草、杜仲、栀子、桑寄生、车前子;第三类:甘草、菊花、蔓荆子、白术、泽泻、生姜;第四类:川芎、当归、葛根、赤芍、丹参;第五类:麦芽、人参、白芍、麦冬、鸡内金、竹茹、全蝎、郁金、枳实、五味子、酸枣仁、红花、桃仁、鸡血藤、首乌藤、青皮;4.因子分析:提取12个公因子为本次研究中李鲤教授常用药物组合,因子1:连翘、山楂、莱菔子、神曲;因子2:栀子、杜仲、桑寄生、黄芩;因子3:钩藤、石决明、地龙、天麻;因子4:陈皮、半夏、茯苓;因子5:牡蛎、龙骨、牛膝;因子6:五味子、麦冬、人参;因子7:红花、桃仁;因子8:蔓荆子、菊花;因子9:青皮、郁金;因子10:川芎、葛根、丹参、赤芍;因子11:鸡血藤、夜交藤;因子12:白芍、枣仁。结论:1、基于频数分析显示,李鲤教授治疗眩晕临床用药以健脾化痰、消食和胃、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药、疏风清热为主。2、聚类分析归纳入5类药物组合,对应李鲤教授治疗眩晕基础方,以健脾和胃、平肝潜阳,疏风清热、养血活血等为主。3、因子分析所提取的12个公因子,为李鲤教授常用消食和胃、祛风清热、重镇潜阳、化痰健脾、活血通络、益气养阴、养血安神等常用药对,多为治疗眩晕类证、兼证的常用组合。4、李鲤教授治疗眩晕明辨虚实主次,重视顾护脾胃,寓补于消,以图其本;用药紧紧围绕风、痰、虚、瘀的基本病机,标本兼顾,注重补泻结合,灵活施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RA的临床疗效及对OPG、RANKL、RANK表达的影响,推测其缓解RA骨破坏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缓解RA骨破坏提供防治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河南省中医院风湿病科就诊的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甲氨喋呤片、塞来昔布治疗,治疗组加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2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炎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提取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较于健康受试者脑功能变化特征,观察臭氧水治疗对KOA患者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探讨臭氧水治疗KOA的中枢调节机制,为臭氧水治疗KOA的临床效应寻找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KOA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诱发了机体的炎症反应,肝细胞在炎性因子的刺激下变性坏死,进而导致肝脏结构的改变,形成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目前西医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主要方法有抗病毒、降酶保肝,但是尚无专门逆转肝纤维化的药物应用于临床。中医理论以整体观为原则,强调气血阴阳的调和,注重辨证和辨病的结合,临床实践表明中医处方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较好。而研究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方法,探索中医药的作用机制也成为当
目的:本项目以中医学“肾主骨生髓,藏精化血”理论为指导,通过观察滋髓生血胶囊联合司坦唑醇、环孢素(CSA)对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白细胞介素-17(IL-17)、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具有“健脾补肾、益气活血”作用的中成药滋髓生血胶囊对于CAA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河南省中医院血液科门诊或病房就诊的患
目的:通过观察耳穴压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血压变化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选取70例2019年1月-2019年10月于河南省中医院肾病科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将入选的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王不留行籽按压耳穴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王松龄教授治疗偏头痛的相关用药规律,使其方药信息以可视化,结构化等方式呈现,总结优化为核心处方及方药,为中医治疗偏头痛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相关参考。方法:本文采用数据挖掘的技术,收集王松龄教授2015年-2019年420首治疗偏头痛的初诊处方,依据《名老中医临床整理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库方法对信息进行录入,将王松龄教授治疗偏头痛的用药信息进行数字化统计分析研究,其中主要采用频
目的:通过观察益肾活血方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早期肾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早期肾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提供临床依据和思考。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骨坏死科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肾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给予益肾活血方联合体外冲击波治
目的:通过对在河南省中医院何华教授门诊就诊的不寐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不寐患者的性别分布、年龄分布、病程分布及用药情况,总结其用药规律及临床经验,以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省中医院名医堂何华教授的不寐患者病例,符合纳入标准,共收集病例238个。收集内容:就诊时间、性别、年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中西医诊断、方药等。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性别
目的:通过加味苓桂浮萍汤联合温针灸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寒湿困脾型)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优势,探讨优化治疗方案,为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用药指导,推动中医内外治的发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寒湿困脾型)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
目的:目前,关于内痔的病理学研究较少,其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法观察内痔组织病理学相关指标的表达,探讨内痔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及其与中医分型、临床分期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同时也为内痔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的全部病例来源于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选择2017年1月-2019年2月期间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内痔患者,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