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垫面变化条件下的黄土高原产汇流机制辨析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R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地区水循环过程和水资源情势发生了显著改变。而黄土高原水文特征变化事关整个黄河流域的洪涝灾害防治、水资源配置及水生态保护等民生与环境问题。且随着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及“退田还林、封山绿化”等方针的落实,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的植被覆盖变化十分显著。因此在植被覆盖、下垫面特征不断变化的条件下,黄土高原产汇流机制是否发生变化就成为了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流域水沙变化机理与趋势预测”(2016YFC040240203)的支撑下,选择有代表性的汾河上游静乐站控制流域及祖厉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对象,对黄土高原地区场次洪水的产汇流模式进行辨析,并探索随着流域下垫面的不断变化,流域产汇流机制是否发生变化,为其它地区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黄土高原下垫面条件变化特征分析在收集整理黄土高原地区水文气象数据、土地利用与人类活动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前人所做的研究对黄土高原下垫面条件变化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黄土高原地区下垫面变化明显,具体表现在植被、淤地坝、水库及梯田等方面。(2)典型流域下垫面及暴雨洪水特征分析选择汾河上游静乐站控制断面以上流域及祖厉河流域作为典型流域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典型流域不同时期遥感影像资料,解译分析流域下垫面变化特征,然后依据场次降雨洪水过程数据,计算暴雨洪水特征值并分析其特性。(3)典型流域产汇流机制分析在降雨径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场次降雨洪水产流模式及汇流特点进行辨识。研究发现静乐站控制流域场次洪水径流成分发生变化,且超渗产流发生的比例减小,混合及蓄满产流发生的比例增加。祖厉河流域仍以超渗产流为主要产流方式,结合以往研究及下垫面分析发现下垫面变化未导致祖厉河流域产汇流机制发生较大变化。(4)典型流域产汇流机制变化年份及其原因分析运用双累积曲线及产汇流特征值变化趋势分析发现1998年后静乐站控制流域产汇流机制变化明显,其中洪水产流量减少约43%,径流系数减小50%,洪峰流量减少约40%,洪峰滞时增大21.9%。分析发现森林覆盖度增加,导致流域地下水出流能力、地面下渗能力及流域蓄水能力增强,从而导致产汇流特征的变化。
其他文献
给出了以客户/服务器模式为基础,以网络故障测试仪为监控对象的远程监控软件设计的一种方案,并详细讨论了软件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技术。
自2006年1月~2007年1月,笔者应用中药治疗糖尿病28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8例均为门诊病人,经化验检查证实。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35~75岁,病程半个月~2年。临床表
论述了某型无人机地面测控站实时处理软件的设计方案。通过采用 pSOSystem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灵活的任务调度、接口通信、网络数据广播等功能,简化了软件设计,满足了实时数据处理与通信、正确网络传输等的设计要求。同时该软件完成的 GPS 数字引导功能提高了地面伺服天线的跟踪性能。实际飞行试验验证了该软件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正>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的前园村,被称作"中国第一珠算村",因其神秘的殊荣而成为海内外慕名参观者的探访热地。前园村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第一珠算村",最主要的原因是由
13年的从业经历告诉我,物业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市场化经营为一体的充满活力的物业管理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20世纪50年代,裙装作为日装的一部分是大多数女性选择的款式,女性穿的裙子就像我们今天穿t恤和牛仔裤一样。自新风貌起,裙装整体的廓形都为收腰类型,有些下摆呈现A形,有些更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合路优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自拟中药汤剂合路优泰治疗,对照组予路优泰片口服。结果:治疗组的HAMD、MSSS评
HMR3000数字罗经模块由于其测量原理的限制,在某些特殊的应用场合,横摇和纵摇输出将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本设计针对地效益船,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对其输出的横摇信号进行修正,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