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天津市奶牛发展中心2002年1月~2004年3月间的1973头荷斯坦奶牛的15421条DHI记录,1088头荷斯坦奶牛体型线性鉴定记录以及350头牛排乳速度记录,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影响体细胞评分(SCS)、体型线性鉴定评分以及排乳速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影响显著性的因素水平进行校正;利用单元内半同胞相关法对18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的估计,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相关阵作因子分析得到乳房炎抗性因子。 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场、季对SCC和SCS的影响显著,不同的年对SCC的影响不显著而对SCS的影响显著;不同胎次,不同泌乳月对SCC和SCS影响显著;公牛对SCC和SCS有极显著性的影响。SCS对乳脂率、标准乳有显著性的影响。不同的场、胎次和泌乳月对体型线性评分的影响不同;公牛对体型线性性状有显著性影响。乳房深度、悬韧带、前乳房附着对SCS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胎次、泌乳月对采用不同方法评价的排乳速度影响显著性不同,但对平均排乳流速均有显著性影响,平均流速对SCS有显著性的影响。 遗传力的估计值为0.04(蹄角度)—0.52(前乳头位置),乳房性状有中到高等的遗传力,平均排乳流速的遗传力为0.45。估计SCS与各性状的遗传相关为0.03(蹄踵深度)—-0.65(悬韧带),乳房深度、悬韧带、前房附着与SCS具有较强的遗传负相关。 通过因子分析,由18个性状简化为8个主因子,其累积贡献率达到69%。并得到乳房炎抗性因子F1,它包括乳房深度、悬韧带、前房附着和SCS。F2为肢蹄因子(或者称为长寿因子),它包括蹄角度、蹄踵深度和后肢侧视。 分析表明:各种固定效应对体型性状、体细胞评分和排乳速度影响的显著性不同;选择部分乳房性状和肢蹄性状可以提高奶牛群乳房炎抗性及长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