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企业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委托代理制度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的主流模式。经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发现股权激励制度对减少委托代理成本有所效用,股权激励通过给予企业高管一定的股份使经营者与企业利益相挂钩,从而使出资人与经营者成为利益共同体。股权激励模式能够促进企业经营者在进行企业战略决策时为企业的长远经营和资产增值投入更多的精力,解决了经营者的短视行为。J公司是我国一家小家电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其前身为家族式民营企业,2006年与外资确定收购意向后实施了第一次股权激励,并且其后历次股权激励方案的选择具有阶梯式的改进和完善的特点。本文选取了股权激励制度递进式改进的典型民营企业案例J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公司历次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动机及改进内容,并结合财务指标和人力资源指标对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其股权激励方案的激励效果来分析激励方案的优点与不足,并针对存在问题给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通过本案例的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同实施股权激励前相比,J公司的财务指标出现显著的好转,由此可见股权激励制度具有推动企业价值提升的作用。其次,股权激励制度的设计需要依据自身企业的性质,选择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减少委托代理成本。本文通过分析J公司这一典型民营企业历次股权激励方案的变化与改进,分析其股权利及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对完善J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并使其他民营企业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有所参考,以期能为推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减少人才流失提供有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