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国经济增长差异越来越大,世界各国的经济实力对比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对形势的准确判断是做出正确战略决策的前提。经济的全球化的大趋势是向区域化深入,国际政治格局中多极世界已现端倪,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开始加速转向亚洲。东亚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经济增长力量,而恰当的货币合作不仅有助于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各经济体也能逐渐减少对美元的需求,从而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和持有美元的机会成本。反过来,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会促进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促进区域间的贸易和投资,实现区域内的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推动全球国际收支平衡。此外,货币一体化还可以有助于防止区域内经济体之间以邻为壑的货币贬值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欧元的成功启动。欧元的启动不仅推动了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发展,而且还为为其他地区货币一体化树立了典范。相对于其他地区的货币一体化,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相对比较缓慢。1997年金融危机过后,东亚货币合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再次爆发,充分暴露出东亚现有货币合作机制的明显不足,从而也引发了我们对于东亚货币合作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在2009年底爆发的欧债危机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借鉴欧元模式以推动东亚货币合作向纵深发展,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吸取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选择怎样的发展模式和具体路径,对于这些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推进东亚货币合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利用欧元模式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对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启示的视角下,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能选择的模式及其路径选择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首先运用理论分析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历史进程和面临的困境以及欧元模式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其次,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和归纳总结方法对东亚货币合作可以借鉴和不可以借鉴的部分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结论并作出评价,最后结合欧元区国家和东亚各经济体的实际情况,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及其路径选择问题作出一定的研究。从各区域货币合作的历史经验来看,货币合作的高级阶段是货币联盟,通常是有共同的独立的跨国中央银行来发行单一货币和制定共同的货币政策。但是在东亚,由于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目前组建货币联盟是不现实的。在清迈协议下深化货币合作,完善机制建设、建立次区域并建立次区域层次钉住共同货币篮子制度、最后从几个有条件的次区域货币合作开始逐步实现东亚单一货币区,是本文认为东亚货币合作可以选择的实现单一货币区的具体路径。本文有两个创新之处,一是研究视角,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和归纳总结方法对欧元模式中东亚货币合作可以借鉴和不可以借鉴的部分做了极为细致的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从主权债务危机的角度解释了欧元模式在最初设计上的缺陷,虽然许多学者曾分别研究欧元模式和东亚货币合作的路径选择,没有人对两者做出过详细的比较;二是研究广度,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区域货币一体化的讨论多是利用最有货币区理论通过实证分析方法从经济条件方面来讨论东亚是否具有构成最优货币区的相关条件,而本文不仅从欧元区形成之时规定的趋同标准这个经济角度分析了东亚货币合作不能完全仿效欧元模式,而且考虑到了东亚区域政治、历史、文化和主权意识等非经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