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外语教学研究中,亚洲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一直都是与沉默、被动的语言学习者划等号的。他们在英语课堂上沉默不语,不参与课堂活动,不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缺乏课堂参与是一个已经引起广泛讨论的问题。很多教师把课堂沉默现象归因于文化、课堂提问技巧和学生本身性格特征等因素。但仍然没有过多的关注如何从改变教学方法上克服这一现象。并且很多教师还是继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如单向的讲座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因此要克服课堂沉默现象,首先要从教学法方面对课堂沉默现象进行重新认识。研究课堂沉默现象,首先要充分了解课堂沉默的原因。以往相关研究的缺陷在于:虽然详细分析了课堂沉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是未在实践中证明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因此,本文在梳理课堂沉默和任务型教学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对高职院校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进行了调查,进而提出了通过应用促进学生语言输出的任务型教学法来克服课堂沉默现象。高职英语课堂沉默原因的问卷调查涉及114名高职院校学生。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课堂沉默主要是由英语水平低、缺乏学习英语的动力、学生本身的性格、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提问方式等因素引起的。为了探究任务型教学法在克服课堂沉默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者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本实验采用了定量定性两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测试、问卷调查、课堂录音等多种研究手段。实验前对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大一的学生进行英语能力和课堂沉默水平的测试,将在测试中表现相当的两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教学,而控制班则采用传统教学法。在实验过程中对这两个班进行三次课堂录音,最后对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英语能力及课堂沉默程度的实验后测试。通过统计软件SPSS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者得出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1)与传统教学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更能够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从而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进而有效的克服学生的课堂沉默,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与传统教学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更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语言熟练程度。最后,作者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