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创新复合名词研究:认知语言学视角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y83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复合名词,又称隐喻或转喻复合名词,是一种能产的构词方式。这一类词数量庞大、语义复杂,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然而,相关的研究成果不多。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聚焦创新复合名词的语义生成,运用概念隐喻、概念转喻以及概念整合理论探究创新复合名词的认知机制,并揭示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积极意义。研究显示,创新复合名词涉及隐喻、转喻及两个名词间的互动;在语义理解过程中,概念隐喻、转喻以及概念整合同等重要。这些理论为创新复合名词提供了有效的解读机制。创新复合名词的认知机制具有概念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两种特征:概念隐喻/转喻是先加工复合词成分的意义,然后由概念整合组合整个词;概念整合是先组合复合词,然后由概念隐喻/转喻加工整个词的意义。掌握创新复合名词的认知机制会促进理解创新复合名词、提高记忆力和运用效率。研究表明,创新复合名词的创造性源自人们认知机制中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有利于构建名词抽象概念,而形象思维是借助联想和想象促使名词概念内部和概念之间建立联系;这两种思维方式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研究创新复合名词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扩大词汇量,增强词汇敏感性,促进隐喻思维。具体而言,本研究能够降低学习者理解词语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保持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语言创新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科技领域的交流日益加深。因此,对高质量的科技文本的汉英翻译需求迅速增加。然而,当今中国的翻译现状却远不如人意,科技翻译仍然存在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    一、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1.教师的语言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
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应联系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使学生逐步认识和感受化学对日常
讲到中西文化冲突,一般都以为是近代的事。其实,作为西方前资本主义的实证文化与中国封建主义儒家文化的碰撞,早在300多年前就在明王朝的陪都——南京发生,而且相当激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