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如何处理好“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2006年农业税的取消,财政支农以及价格支持等农业政策为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截止至2013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已突破4万亿元,但是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迅速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农村收入差距的拉大,2013年农村基尼系数已超过0.4国际警戒线。农业政策,尤其是目前财政支农,对于合理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优化农村居民收入分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不可协调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从财政支农角度出发,综合解析政策因素给经济发展和收入不均衡现象带来的实际效果,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进一步为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相关理论和实证依据,充分发挥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引导作用,逐步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环境下,虽然经济增长较快,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均衡现象尤为凸显,财政支农政策作为政府调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职能手段没有明显起到缓解这种收入差距加剧的趋势。人们逐渐开始反思农业政策的目的是单纯追求农民收入的增长,还是让经济发展的更加合理,居民生活的更加和谐幸福?如何才能使农业政策更加高效?这些都是值得学术界认真探究的问题,也是关乎农业政策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农业政策,农村经济增长以及收入不平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经济理论基础和我国农村具体特点,基于省际层面从基准模型出发,建立一个以财政支农政策为导向的农村经济面板联立方程模型,量化分析农村经济发展和收入差异的关系以及政策性因素对二者的影响效果,采用联立方程等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论证。本文第一部分是引言,首先介绍了关于我国近年来农村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随后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机构进行相关研究分析的进展以及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关于农业经济增长、经济政策和收入不平等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介绍了实证分析所依赖的经济计量学方法,以及该方法的优点及其统计性质。第四部分主要介绍本文所建立的面板联立方程模型的核心方程和模型结构,包括变量的选择与处理以及模型结果分析。第五部分就模型结果结合相关理论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并归纳了本文的特点和所开发模型的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和收入差异化之间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相关性,相互影响,具体表现在,经济增长会加大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同时,收入的不均衡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障碍。(2)财政支农政策作为政府干预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是农村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与农村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目前政府所做出的财政支农政策主要依赖于农村经济增长而并没有对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做出足够的重视。